虽然,现实的落差如此大,所幸的是,这一切远远不足以吓退夏成才。
反而一个个琐碎的挑战,都成了夏成才了解保险业务的绝好的案例,为他以后“带团队、做产品、抓场景、打市场”打下了最深厚的基本功。
在一个寻常的周末,夏成才召集了九个区县机构的分管经理,在市公司大楼召开业务分析会。
然而,刚开始不到十分钟,与几位经理的沟通就颇为不顺。
有两位资历较老的支公司干部,似乎对夏成才的发言不以为然。
“你才做了几天保险呀?你知道怎样谈业务吗?”
“就是,省公司这帮大领导就是胡闹,不从实际出发,不接地气,给不了我们基层任何支持,一天到晚只知道添麻烦。”
“干活的编制不给增加,领导倒是随时从天而降......”
两人你一眼我一语的聊得没完没了。
夏成才十分清楚这两位老经理的委屈从何而来。
面对这次质疑,他选择了笑脸化解,不去计较。
这些怀疑只会是暂时的,时间能证明自己的价值。他暗自安慰着自己。
毕竟任何一颗珍珠,哪怕被放在了不起眼的角落,其再次闪耀发光都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有些事情,只有去经历了,才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开始;有些坎,只有开始迈步了,那才是跨越的实质性开始。
许久不联系的同学,突然变得活跃起来。夏成才也被拉进了同级同学交流群。许久不联系的老熟人,争先开始在群里冒泡了。经常有同学被要求发红包,也经常有同学在催促别人发红包。发红包的人,要么是顺利得到去美国顶级法学院深造的机会,要么就是在顶尖律所开始独立办案。
看着一些昔日同窗好友或同级同学取得了非凡成绩,夏成才内心感到十分高兴。
这才是中央政法大学毕业生该有的水准!每每想到这里,夏成才的脸上总会露出一丝微笑。
夏成才内心很清楚,自己明显选择了一条“非法”的曲折创业路。这途中注定是孤独和不被理解的,不会有任何的光环和掌声,甚至免不了被人误解为“走投无路”之流。
慢慢地,夏成才变得更加笃定。他逐步意识到,有想法的追梦人,一定不要惧怕异样眼光。
只要自己认定了一个目标,并且这个目标不会给社会带来任何困扰,自己持续思考后依然觉得大必须去追逐,那么,纵然艰辛异常,只要自己还不断地朝目标逼近,慢一点又有何妨呢!
对一名攀登者而言,决定他跋涉高度的绝不是中途的观景点,也不是那吸引众人的“到此一游”的立足地,而是奋斗者本人在排除千难万险后的拼搏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