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我的可预测的未来,你想想自己有没有下意识地想过可预测的未来?其实,绝大多数人都有可预测的未来,用历史背景、制胜战略来一步步推测,就可以窥视你的将来。
父母教导孩子也是用这种战略。父母经常说:“只要好好读书,你就会有出息。”其实,我觉得读书读不好也不代表没有出息——丁俊晖数学成绩不好,但是台球打得好,一样有出息。所以,父母用过去的经验告诉孩子——要好好读书,好好考大学,好好工作——这些其实都是可预测的未来。
第二,不可能的未来。管理企业不见得必须用可预测的未来。真正的业绩突破,不是带领你的团队去实现可预测的未来,而是实现一个不可能的未来。不可能的未来就是一种通过挖掘你的内心全心关注的、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未来;一种让你和你的组织彻底改造的未来。它是一种新的生活层次,一种新的生活喜悦。
领导者是那些敢于坚持并善于激励团队成员去实现不可能的未来的人。要“敢于坚持”,同时要“善于激励”。很多团队成员不愿意主动突破,而领导者必须激励他们突破,去实现不可能的未来。
按“常理”来看,不可能的未来是很难达到的一种未来状态,但它却是一切突破的前提和开始。
邓小平同志是一位伟大的领导者。他提出,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要翻两番,有人认为不可能,但这个“不可能”最终变成了现实。以前,很多人认为中国的人口太多,而粮食不够,但如今,中国的粮食不但够吃,还能出口,这都是因为邓小平同志提倡了改革。中国能不能改革开放?可以。中国能不能走市场经济的道路?可以。中国能不能用一国两制的办法收回香港、澳门?同样可以。有很多以前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后来都变成了现实。所以,中国富强了,国际地位也提高了,一系列的“不可能”变成了现实,一次又一次实现了突破,而突破的核心就是领导者的魄力。
你的内心全心全意关注什么,你到底想成为怎样的人,你想带领团队实现多大的业绩?必须把组织彻底改造,变成变革驱动型——领导者要敢于宣布这样一个不可能的未来。
突破目标,一定要突破激情目标。把自己当成卓越的领导者来培养,让自己发自内心地宣布一个不可能的未来。挑战自己,你就能赢得广阔的舞台。
挑战激情目标时,人们往往会遇到一个巨大的敌人——不可能。在实现业绩突破的路上会有很多的敌人,但是“不可能”这个敌人相当巨大,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障碍。比如你带领了一个团队,去年完成了1000万元的任务,而今年要完成2000万元,你的周围就会不断地充斥着这样的声音——“啊!疯子,你怎么可能完成2000万元?”“不可能的,那不现实!”“放弃吧!”这些“不可能”往往会扼杀突破,是挑战激情目标的一大敌人。
阿迪达斯有几句著名的广告语,第一句:Impossible is nothing。这句广告语非常正确,“不可能”绝非事实,而只是一个观点:当有人说这个目标“不可能”时,请大家注意,这只是一个观点,绝非一个事实。第二句:不可能绝非誓言而是挑战。挑战是你寻找到突破点、找到正确的突破方向并且带领团队把它实现的能力。所以,不可能绝非事实,而是观点。你要记住这句话,如果有人再和你说“不可能”的时候,你就可以有理有据地进行回击。第三句:不是不可能,而是暂时还没有找到方法。你不是不可能达到年薪1000万元,你不是不可能创造一个中国500强企业,你不是不可能进入世界500强!这都是可能的,但是,你面对的挑战是:方法在哪里?这些理念有助于你继续前进,让你的团队凝聚精气神,一起实现这个目标。
可预测的未来和不可能的未来之间有一道障碍,而领导者的使命及天职就是带领团队翻越这道障碍。基辛格曾说过:“领导的任务就是把人们从他们所在之处领向他们未曾到过之处。”在他的引导下,中美关系正常化,这其实就是实现了一个不可能的未来。能够带领团队实现不可能的未来,是领导者的标志。
对你而言,你的不可能的未来是什么?如果要实现一个不可能的未来,你应该怎么做?你应该如何宣布一个不可能的未来?
领导者带领团队,首先必须突破目标,这个目标必须是一个不可能的未来,而不是一个可预测的未来。定好不可能的未来之后,带领团队实现业绩突破的第一步——重新发现自己——就开始了。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人们目前开发的远远不够,只要定好目标,重新启动自己的梦想,挖掘内心渴望,就可以激发潜能。
一切突破的开始都是要宣布一个不可能的未来。不是偷偷地写,也不是自己在心里说,必须要面向公众、面向团队宣布。我曾经宣布过一个不可能的未来——要在2018年拥有10亿元的财富。按照可预测的未来,那是不可能的,但我依然宣布了,这样才能给自己压力。人都是有尊严的,都是要脸面的,如果到时候完不成,就会有极大的压力。所以,我面向公众宣布了自己的不可能的未来,接下来轮到你了,请问你的不可能的未来是什么?
综上所述,请大家注意,要想带领团队实现业绩突破,就必须宣布一个不可能的未来,否则一切无从谈起。
这就是第一个突破——突破目标。
突破团队
丢掉“不”字
谁能实现目标?谁能让团队充满激情地去做?
哈格罗夫有一个观点:better leaders,better world(更好的领导者,更好的世界)。
2005年,我曾听过他的课,这堂课的一个重要观点升级了我的思维。我以前也进行领导力的培训,但总觉得自己没有讲到点上;也曾听过其他老师、学者讲课,虽然水平都很高,但依然有“差一点,就差一点”的感觉。其实,差一点就差了很多。哈格罗夫的观点让我对领导力的理解发生了质的改变,他认为:领导力就是带领团队实现breakthroughs的能力,也就是越级突破的能力。他把领导者的能力聚焦在了领导力上,认为能够带领团队实现业绩突破的人才能称为领导者。
这个领导力的观点,有助于我们去思考自己到底要突破什么目标。在突破这条艰难的路上经常可以听到一些话:我不能跟同事和睦相处,我不能和家人沟通,我总是不能戒烟,我不能抽出时间去检查身体,我不能带领团队实现业绩突破,我不能让客户的满意度从80%提高到90%,我不能让团队的所有操作都符合标准,我不能让团队每一个成员都进入疯狂状态……其实,有心理学家说,这些都是病句:“其实人们不是不能,而是不想。”弗兰克·米尔斯曾经说过,幸福是一种选择,你不是不能,而是不想——你不想跟同事和睦相处,不想和家人沟通,不想戒掉烟瘾,不想抽时间检查身体,不想让每个人充满激情,不想让客户满意度提高……当你“不想”,它就“不能”。大家回忆自己的实际生活,团队成员都说过哪些“不能”?当他们说不能时,你可以将这些话记下来,将“不能”都换成“不想”,然后进行对比,就可以发现突破的路以及突破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