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召你进宫,你就从来不会进宫来看朕,是吗?”
长公主笑了笑,“慧研本就名声不好,若是频繁入宫,岂不是平白给皇兄添麻烦吗?”
“你既然知道问题在哪,自己平日也收敛一些,别总让朕为你操心。”皇上冷哼一声,往龙椅上坐下。
长公主叹了口气。
“皇兄,你今日召见臣妹,总不至于就是为了和臣妹说这个吧。”
“你啊,”皇上摇摇头,“你就是仗着朕宠你,才这般肆无忌惮,你可知道现在外面...”
皇上叹了一口气,“罢了,朕这次召你进宫,的确是有事相商。”
“皇兄请讲。”
“今年便是母后的六十寿辰了,出了寿宴之外,朕还打算替母后在寿康宫旁的园中,建一座万福楼。”
长公主惊讶片刻,“皇兄真是有心了啊。”
可这建一座楼,需要花费多少银两啊,到时候苦得还是老百姓。
虽心中诽谤,长公主面上还是笑盈盈。
“如此大事,臣妹也想尽一份孝心,这万福楼,臣妹愿意出一万两银子用修建。”
“我要你银子作甚,”皇上轻笑一声,“一栋楼罢了,这些银子朕还是拿得出来的。”
长公主笑了笑,的确是拿得出来,只不过是苦了百姓。
她家这皇兄,最是喜欢这般宣扬自己的美名,也不知道他这表面功夫,到底要做到几时啊。
“这点孝心若皇兄都不让臣妹尽的话,臣妹当真没脸去见母后了,可好不容易有个将功赎过的机会——”长公主坚持着说道。
“你也知道自己所为叫母后不悦了?”
皇上无奈笑道:“既然如此,那就随你,免得你回头埋怨朕独吞了这份功劳。”
见他同意,长公主一喜:“多谢皇兄。”
“朕已经叫人做好了图纸与木模,很快便可以动工了,”皇上笑道,“楼内各处所绘的字画,朕打算请名家大儒,言伯侯府青安言来亲自动笔。”
长公主点点头,未曾言语。
皇上又兴致勃勃地说了许多的细节,长公主都一一夸赞。
“此次乃母后的六十大寿,非往年寻常的寿宴。
“慧研,依你看,到时候可要召燕王回京,一同为母后祝寿啊?”皇上吃了口茶,看向长公主。
长公主我这茶盏的手紧了紧,“二哥驻守南境,那里战事连连,只怕未必能脱身啊。”
“朕也是那般想的,”皇上笑道,“可这到底是大寿啊,若朕不召二哥回京,恐怕会有人觉得朕过于凉薄,断了兄弟母子之情。”
“不过外人的看法,朕一向不在意,然二哥的确也有许久未曾入京了,想来母亲定然也是十分挂念啊。”
说着,他看向长公主,眼中有些感慨,“朕知道,你心中定然也是挂念这二哥的。”
“挂念自然是免不了的。”长公主轻声道,“只不过臣妹自小便知道,你我不同那凡人,我们许家的男儿身上都有着无可推卸的责任,臣妹又何时是这种不通情理之人啊。”
长公主感叹道。
“是啊,出了父皇和母后,想来你定是最了解他的,”皇上玩笑般道:“记得幼时,你常是不愿意跟着朕这个兄长,总是愿意跟在他的身后。”
“说到底,那时,朕和晋王还是更亲近一些呢。”
“小时候哪懂那么多,那时皇兄你也总是带我去御花园打鸟,常年被父皇责骂吗?”
皇上听得爽朗地笑了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