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恪本能的坐起来,拿起纸笔开始推衍。
他一一将所知记录下来开始分析,意图找到症结所在,有无救世之法。
他借数理触摸到推衍之道,可凭推衍逐渐理顺思路来解惑。
同刚刚接触数学之时一模一样,陈恪开始沉浸在了历史的学海中不能自已。
不过这并不是陈恪想要去研究后世历史,他只是想借历史的脉络为现在这个世界寻找到良药,从而让世人不再迷茫,甚或让十朝皇家明白他们的错误!
他要辩驳贤淑公主所言的,世人天生愚昧,若天帝不在就会无知。
那一叠叠的草纸上记满了他从粒子信息中得来的知识,一点点排列推衍,很多东西凭陈恪这古人是无法理解的,例如时代中转中的革命,但大部分却是浅显易懂的,直观的就能为他所理解,这样的直观表现令陈恪分外惊奇,惊奇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道理,自己却从未去想过,去明白,那就好比放在眼前却视而不见般。
分析后陈恪找到了缘由,因为天帝们的插手,使得自己略过了这些道理。
小处自见因果,但将这个道理无限放大,放大到意识形态,放大到世界,放大到历史,那么有了结果了,何须再有道理,便未再去想未曾悟过!
连舍的同舍好友不忘给他带饭送水,维持着他的身体机能,不至于让他饿死。
陈恪就一直沉浸在这种状态中,另那三个舍友无语之极,敬为天人。
他们凑去看过陈恪在作什么新学,可是根本看不懂。
陈恪也稍稍清醒,未向他们解释什么,但心里有了另一重担忧,他得益于信息粒子可以懂,天下人却没有这般条件,岂会懂。
如同桑大家以陈恪数理草书修改重作,将之变通为世人可懂的,陈恪也需想法子将他心里所思的能以如今世界可接受的形式表达出来,让世人一看便知。
其中有许多基础东西不便透露,这就令他很是为难了。
往后几日,陈恪越来越有信心,重新稳固道心,再次振作起来。
他再次来到了藏书楼,不过这次并非七层数理亦非五层百家,而是三层史书。
藏书楼的三层有着大量的史书记载,包含天帝降临时代后的史书和其前后的各种史料记载,书籍众多,天帝有关的东西自是火热,尤其还是记录天帝的秘史了。
所以藏书楼的三层很是热闹,常有人来查询典籍回顾天帝往事。
陈恪来此是想弄明白一个问题,他们真正的时代。
天帝穿越来时究竟属于什么时代,原本他们发展到了什么样的地步。
启蒙是大时代,那其中也有许多的小阶段的,陈恪想搞明白他们真正的时代。
翻阅着一本本的典籍,查看着一处处的史记,对比着粒子信息中的各种信息,陈恪逐渐疑惑起来,粒子信息混乱,他只知其中有一段神话,乃是封神演义!
这是原本历史的神话传说,如今却是没有的,但其中零零散散的人物在他们的史记中也出现过,这就给了陈恪判断和推衍的依据。
顺着藏书楼的史书记载和目前占据中原的大周王朝,陈恪一个个条件叠加后,终于可以推断出,大概就在商后与周初中间这段历史,具体何时却依然不得而知。
陈恪很是认真的用心研学历史,三层的史书明显要比其他地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