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宁采臣连忙进一步解释。
“顾兄可能看书太多,故而对《江州地理经注》这本书上的内容有所遗忘。
咱们现在所立之处,在三百年前可是一座繁华县城!只是后来不知何因县城迁出,故而才导致此地衰落……“
说到此处,宁采臣的声音渐渐低弱,“只是虽说没了县城,但这地方到底根基还在,以往也常常听闻这里人迹不少……但为何,为何今日到此,却连一个人影也看不到了呢?难道是书上记载有问题?”
这最后一句话宁采臣明显是在自言自语,显然,目之所及的衰败破落,就连他这个一向唯书本是从的书生都失了自信。
“算了!既然是那本什么经注上说此处可行,那应该就是没问题的。眼下天光将尽,咱们还是赶紧赶路吧。”
顾尧大刺刺一挥手,阻止了宁采臣对书籍的怀疑。因为他知道,若不出手阻住这名官二代的念头,一会儿这家伙就会背出一些经籍典故来向他这个“学霸”请教。
先前在路上,顾大公子早已是深受其害。
因为他可不是什么学霸呀,他甚至连宁采臣问出的许多问题都听不大懂。
奈何,宁采臣可不知道这些……
……
“顾兄,其实当日院试的卷子,我曾私下托刘学政着人抄录过一份。
顾兄所著文章,析理精深,就连家父看了都自叹弗如,直言非有数十年功力绝做不出这等锦绣!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