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楚了二人来意后戏班的人很是客气,也很配合,将二人引入后院去见他们的周老班主。
这位周老班主年过六旬,在这戏班是其一手经营起来的,所以,想了解戏班的事找他是最好的选择。
包拯、展昭被戏班的人领到客厅以后,见一位老者正襟危坐在主位之上是,他身材瘦削,虽已头发花白,沧桑的脸上却活力满满。
这个老者便是嘉明戏班的班主周老先生。
戏班的人跟彼此引荐了一下,周老班主便请二人于左侧的椅子上坐下,又吩咐人给二人倒茶。
“不知二位远道而来是有何事要问老夫?”老班主端起左边的青瓷茶盏,呷了一口,问道。
包拯微微颔首,言辞恭敬地道:“我二人冒昧打扰是想跟周老班主询问一下有关宁儿的事?”
“宁儿的事?”周老班主将青瓷茶盏端在手上,道,“不知具体是想知道什么事?”
包拯回答道;“老班主,在下想了解一下宁儿的身世过往,比如她从哪里来,这些年多与什么人往来,有没有发生过什么特别的事。”
听完包拯的问题,周老班主的眼神不自觉的往左上移动,回想了一下,回答说。
“宁儿这个孩子也挺可怜的,大概是二十年前吧,我带着戏班去江宁演出,途中见到了一个流落街头的女孩儿,浑身脏兮兮的,饿的脸都走形了,我问了一下才知道,那孩子父母都去世了,一个人孤苦无依,已经三天没有吃的饭了。”
说到这里,周老班主不由得叹了口气,稍稍顿了顿。
包拯接过一个小学徒递过来的茶水,冲他点头致谢,然后又看向主位之上的周老先生,道:“那个流落街头的可怜小女孩儿便是宁儿?”
周老班主点了点头,又不自觉地叹了口气,道:“不错,那孩子就是宁儿,我还记得那个时候有一些孩子追在她身后用碎石子打她,嘴里还叫骂着说贼人的女儿,活该流落街头。”
回忆起这段往事时,老班主不由得有些辛酸,听了这一番话后的包拯也忍不住可怜这个小女孩儿。
“有人追打着骂她是贼人的孩子,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儿?”
老班主讲手上的茶盏放在旁边的桌子上,回答说:“后来我也问过宁儿,她说她的爹爹因为偷钱被判入狱三年,在第二年便客死狱中,但她爹爹没有偷别人的钱,他是被冤枉的,一个无辜的人蒙冤入狱,无处申冤,枉死狱中,而她也因为这件事背上了贼人的女儿这样的恶名,那么小的孩子就要承受这些事,实在是可怜。”
听完这一番话,展昭也不由得对当年这个小女孩儿心生怜悯,长长的叹了口气,问道:“那小女儿的母亲呢,她的娘亲也去世了吗?”
问起女孩儿的母亲,老班主回答说:“哎,这孩子实在是命苦啊,爹爹忘死狱中,半年以后娘亲也生病死了,她家中贫苦,也没有亲人,自此成了孤儿。”
爹爹忘死狱中,娘亲因病离世,年幼的孩子一年之内接连失去双亲,没想到,宁儿一开始拿到的便是这般凄惨的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