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所有工具都可以使用,冯英三天两头的试制新菜品,三天两头的送给父母品尝,冯世玖每次见到新的菜式,先是皱着眉头,自己这个儿子真是不务正业。不过吃了嘴短,也不好意思斥责,只不过越发的憋着。
赵氏近来心情愉悦,儿子孝顺,丈夫饮食也慢慢增加,冯荣冯芸也听话。不过闲着的人心思也多,接着就琢磨,儿子这也长大了,原本是参加科考然后中进士以后,趁着去京城进行大婚得。不过这次,儿子突然决定不参加科考,莫非是有意拖延婚姻?传宗接代这可是大事,再说早先定下的姻亲,如今儿媳妇也是时候过门了。随即就找着丈夫一起商量这件事,起了头,说了两天,还没定下来。
冯世玖琢磨着,儿子的婚姻大事,不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近来儿子的作为,也有些不务正业,正好可以借婚姻之事收其心,现在儿子悠闲,段氏女年龄也相当,也是该提亲了。
要说冯英的婚姻大事,那得追溯到冯世玖在京城刚做翰林不久,与同年进士段方宏交好,当时段方宏任詹事府校书,二人闲暇时多相约饮酒,为增加情谊,于是互约为姻亲,先是冯英出生,未及半岁,段氏有女降世,取名沅芷,年岁相当,双方就此定了婚约。
段家先祖段淳以举人之身于荆州投武兴帝,初以谋略见长,后武兴帝逐鹿天下,段淳留守,以抚百姓,给饷馈之长显于世,名列为武兴帝三十六功臣之四。百余年来,也是世代簪缨,累世仕宦,到了段方宏这一代,以进士之身入职詹事府,可谓计划长远。因着近水楼台先得月,永兴帝登基后,段方宏苦尽甘来,一路平步青云,今年年中已任户部侍郎,可谓春风得意,如今冯世玖身为四品知府,也是有不如。
此前,段方宏来信问及冯英科举之事,隐隐有提到婚约之事,冯世玖将冯英中举第九名及将进京的的消息传过去,现在那边消息还未传回来。而冯英突然间决定不去参加春闱考试,也是出乎意料。不过婚姻大事该提上日程了,冯英的意见并不重要,只是儿子举人之身迎娶段氏女,还是差了一些,冯世玖有些犹豫。
花开两朵,那边在思考冯英的人身大事的时候。冯英仍然在为了他的胃没心没肺的做研究,亲手挽起袖子,砧板剁得乒乒乓乓,铲子飞舞,蒸汽氤氲,香飘四里。
虽然奉献给父母的食物色香味俱全,但在缺乏某些调料以及食材的情况下,冯英只得亲自动手改良菜式。就比如,为了吃牛肉,冯英是转了几道手才从地下渠道获得一些,就这也是十天半月的才有。而就算有了牛肉,没有土豆,没有西红柿,没有辣椒,土豆烧牛肉、西红柿牛腩、水煮牛肉,冯英就只有无比的怨念。
冯英对那些奇奇怪怪的野味没有兴趣,这个没有抗生素的年代,他坚持少接触野生动物,谁知道它们身上都带着什么?也可能是自己为保护世界动物多样性,口下积德。不过平江府水道密布,鱼鳖虾蟹不少,外加猪羊鹿鸡鸭鹅,够冯英折腾一些时候了。这样子的折腾,可是让冯保小檀小宁他们享了不少口福,特别是小檀小宁学到了不少烹饪新手段,当然这有冯英的小心思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