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吧小说网>科幻小说>楚天千里> 第12章 十二、 风起于青萍之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章 十二、 风起于青萍之末(1 / 2)

只是,冯英长得还年轻,高兴得太早。

对于春闱大典,一般三年一次,这是天下读书人期盼已久的机会,一朝成名天下闻。对于读书人来说,这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能考取秀才就能喜极而泣,考取举人功名那喜极而疯,要能考中进士那简直是祖坟冒青烟,这是何等荣耀!

特别对于冯世玖来说,读书考取功名这才是凡夫俗子人逆天改命的机会,这其中滋味他是清楚得很。要说冯英祖父冯克骏当年举家迁至明州,凭着脑子灵活,十余年成为当地小士绅,家有良田七百余亩,也是小有积累。虽然有了些钱财,但有一次因为争水之故与当当地一个没落举人有隙,遭受不少屈辱。冯老爷子性子刚烈,为争一口气,就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在冯世玖开蒙以后,下大力气请了名师教导。可惜天不假年,在冯世玖十七岁的时候,冯克骏因病逝世,没来得及看到儿子成才。斩衰三年,冯世玖不敢稍忘父亲遗愿。

在冯克骏逝世后,冯家无人帮衬,家道逐渐没落,但冯英祖母减少自己供给,也依然坚持供养儿子读书。服期过后,冯世玖也在二十一岁时中进士,名列进士榜第十八,从此官民两途,然后就被榜下捉了婿。

却说冯英母亲赵氏,出自京城书香门第赵家,其时赵家最有名望的吏部尚书赵洪德已仙去七、八年,虽然赵洪德门生故吏不少,但人走茶凉,赵家年轻一代中也没起来,赵家的境地就逐渐的尴尬起来。按说即使如此,赵家女儿也不愁嫁,不过当时赵家因为罪了皇亲,政治失势,其他高门闪避不及,赵家四姑娘十六岁依然待字闺中。左右不是办法,只好把主意打到了新科进士身上,选来选去,冯世玖年轻未婚,容貌品行俱佳,正是天赐佳婿,于是就派了人绑了过来,当晚就安排了拜堂成亲。

冯世玖初时不忿,后来见赵四姑娘温婉贤淑,也就慢慢收了心思,好好陪着过起日子来。说来赵四姑娘御夫有术,这么些年,冯世玖也没纳妾的心思,冯家倒是过的其乐融融。在赵家的帮助下,冯世玖官运也平稳,在京城做了两年翰林编修,后外放权知中县县令,如今在上州做知府,羡煞多少人。

就是这般经历,让冯世玖对冯英的科举之路执着不已,这昨日才决定冯英此科不参加,今天又叫了冯英过去问,对于儿子的前途,这三年才一届的科考,他想来想去,时机难得,儿子既然能中举,那说明还是有实力,考中的机会还是比较大的,这科可以参加。

冯英努力让脸面保持平静,细细陈述:“儿自是知道今科大考时机难得,只是孩儿此次于杭州试后,自省学问尚不精深,还需努力。又与邵先生约定好,明岁先去求学,如此名师,孩儿不想弃约。”

冯世玖心里郁闷,邵明轩这不是耽搁自己儿子的前途吗?不过邵明轩作为一代大家,自有见解。不过还是说道:“不妨事,若是你想进京,为父自有办法。”

冯英心想,这个是自己有决定权?于是小心翼翼的说:“听过邵先生的话,儿自思学问还需精进,因材想再学习。再则,儿才出去过三月,想在父母膝前尽孝,还望父亲成全。”

冯世玖一听,知道儿子也有不想去赶考的想法,于是说:“好罢,你年龄还小,你母亲也不放心,且待下科再说。”摆摆手,就让儿子下去。

冯英这下开心,赶紧说:“父亲,儿近来要会一些好友,恐打扰父母,家里城东的院子幽静,儿想在那里小住,也能学习。”

冯世玖沉思了一下,这孩子有独立的想法了,于是说:“也罢,城东的那个院子你先住下,只是得勤回来看你弟弟妹妹。”说罢哼了一声。

冯英唯诺着就下去了。

不过这个事情还是要和母亲说过,他去见赵氏提起这事,赵氏说道:“有家不好好呆着,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冯英连说不敢,只是说见客读书而已。

赵氏心里想着的是这小子是不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随即心里一惊,这才去了杭州,那边花花草草的,莫不是带了一个回来?心里越发的好奇了。于是说:“随你吧,那边院子很久没住了,我让人收拾收拾,后天你再搬进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