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奏本的当天晚上,左光斗和徐光启便启程赶赴河南。
与此同时,皇子诞生的喜悦还未维持一个时辰,整个京城便已经陷入到一种诡异微妙的氛围之中。
黄河决口,皇子诞生。
民间已经渐起风声。
徐光启等人出发后,皇宫内苑。
“皇上,要不要去休息?”魏忠贤走到朱由校身边,小心翼翼道。
天色已晚,一般这个时候,皇上已经安寝了。
方才在外面时候,魏忠贤已经向自己的狗腿子和干儿子们下了封口令,谁再敢讨论一句黄河段决堤事情,直接乱棒打死,绝不宽宥。
在朱有效现在心思敏感的时候,饶是魏忠贤都不敢有丝毫懈怠。
“韩爌方才来过了?“朱由校靠在软榻上,双目微闭,依然是冷漠无比。
“在门口待了一会,见皇上在休息,奴才让其先回去了,”魏忠贤躬身道:“韩大人说是要想皇上奏报,左光斗和徐光启两人已经启程,星夜赶赴河南,明天一早就能抵达开封府,内阁也已经将具体章程陈列而出,下发州、道、府、县,各地已经展开自救,请皇上无比宽心,放宽心。”
“如何宽心?”朱由校深深吸了一口气,而后缓缓呼出,仿佛想要将心中的郁郁之气一扫而走:“今天是皇子诞辰,理应普天同庆......”
魏忠贤此时也不敢随意搭话,万一那一句话惹得龙颜大怒,可是得不偿失。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倾听,附和和旁观。
“士林中有什么反应?”朱由校此时已经睁开眼,望着暖阁内梁顶处的纹雕金龙。
“按部就班,一切如常,就是河南的事情让工部、户部、兵部还有科道官忙碌了一些,不妨事的,那些文人足够应对,”魏忠贤此话说的巧妙,现在这种时候,一切如常就是最好的结果。
“河南的粮食......”冷静下来之后,朱由校也知道,怨天尤人和无端怒火没有任何作用,皇子需要保护,但是河南的百姓也要救援,更重要的,今年的秋收啊!
两广、安徽、湖北以及河南道都是大明的产粮大户。
七月刚至,还有两个月就要秋收......
“陛下不必担心,以往而言,辽东和边镇的战事才使得我大明粮食捉襟见肘,如今四方无事,只是一个河南北部粮道紧缺一部分,影响不了大局,真正的粮食供应大户在江西,湖北等地,奴才方才已经找人查过,户部和工部所存档案显示,今年江西,湖北等江南地区粮食丰收在即,足以弥补河南损失的那一部分粮食。”
这就是魏忠贤的高明之处,时刻把握皇帝的心思,皇上想要问什么,立刻就能答出来,而不至于当下去寻找档案查找。
聪明人做事就是如此。
“嗯,皇后那边怎么样?”
朱由校缓缓坐起身子,魏忠贤见状急忙上去搀扶,同时道:“还在歇息,奴才已经吩咐过了,谁敢在皇后娘娘那里吐露关于黄河决口的一个字!立刻杖毙!皇上放心好了。”
“朕的皇儿,命苦啊!”朱由校坐于龙椅之上,无奈悲叹。
————
深夜,镇辽侯府。
方才送走徐光启和左光斗之后,李元便回到府中,独坐书房已经半个多时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