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陈璋已是太子之位,母后又是皇后,也颇受父亲宠爱。
至于大臣们虽然有人在嫡庶之间颇有微词,但看到自己无心皇位,而陈璋又刻意拉拢,大部分人还是站在陈璋这边。
陈璋只要不犯错,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面对如此境遇,陈之玉知道,自己若是可以翻盘,最大的希望就是自己的老师。
也就是现在在门内的路祭酒。
路祭酒是书院的山长。
书院虽然从不干涉朝政,但他是天底下所有读书人的圣地。
而如今的读书人,大部分都是五姓七望的世家子弟。
这份底蕴可想而知。
陈之玉还记得,自己当初第一次见到师父的时候。
那时,景国还未立国,宇文家、李家、陈家裂土封侯,三分天下。
在这个势均力敌的状态下,谁若是能得到中立的书院的支持,便能彻底定鼎天下,成就一世伟业。
眼看书院就要成为众矢之的,路祭酒便放出话来,有意招收弟子。
众诸侯自然闻弦歌而知雅意,纷纷将自己的子嗣送往书院学宫。
这一路上,自然产生了许多厮杀与争夺。
但当时的陈之玉却不在乎这一切,父皇与皇后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大哥身上。
他们给大哥提供了最好的车马,最森严的守卫。
而自己则是一架平平无奇的马车,马车外的守卫也比自己的大哥差了一个层次。
自己就这样轻骑轻马的上了路。
在所有的王子都满心壮志,能够取得路山长的赏识,从而平定天下的时候。
陈之玉却想的是什么时候可以回去,陈云溪一个人在宫里,雷雨天会不会睡得着,一个人吃饭会不会挑食,以及陈云溪会不会受到皇后的欺负之类的事。
他从未想过自己可以成为路祭酒的弟子,也从未想过自己以后会成为皇帝。
两人就这么一前一后,朝书院走去。
在路上也遇到了好几起刺杀,但因为人数众多,都挺了过来。
学宫已经近在眼前。
从未跟自己屁股后面的陈之玉说话的陈璋忽然打马到了陈之玉的面前:“之玉,前方就是学宫了,你这一路上舟车劳顿,一定很累了,不如你先出发吧,我再休整休整。”
陈之玉知道,陈璋自然不是真的体恤自己这个弟弟,而是觉得自己可以打个前锋,给他探探路。
陈之玉本就无意山长弟子这一头衔,也就不愿与陈璋争,他对着陈璋拱了拱手,便率先前往学宫。
陈之玉是第六个到达学宫的。
陈璋是第七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