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在这一战中损失了足以装备近两万名士兵的各式军械,勋贵们高薪雇佣来的淮泗营兵在峡谷内被围歼,张铭在峡谷入口处的强攻造成了近两千名士兵的死伤,死于互相践踏和追杀的明军不计其数。
经过张铭的全力补救,现在张维贤手下还有一万五千余名士气涣散、稍有风吹草动就会直接炸窝的士兵,和一群各怀鬼胎、成分复杂的各级军官。
不过好消息是绝大多数损失来自溃逃,真的死在战场上的明军只有五千上下,其余士兵只是趁机逃离了军队而已,只要时间足够,张维贤可以将大部分溃兵重新聚拢起来。
听完报告的张维贤沉默良久,哪怕是以他并不丰富的军事经验来看,南直隶的叛乱也已经严重到了无法靠京营和卫所军自行扑灭的程度,他已经没有能力面对这样的乱局了。
“看上去我们已经没有选择了......你来起草上交朝廷的题本吧,将南直隶的一切都如实写上去禀报朝廷,请朝廷尽快下达动员营兵的命令。”
说完这番话之后,张维贤仿佛失去了全身的力气一般软软地瘫在了椅子上,如果一切正常,那这大概就是他最后一次领兵作战了。
虽然大明卫所军武备废弛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但到了嘉靖——也就是朱翊钧爷爷那一朝,卫所军的腐败已经达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
高度腐败的卫所军几乎无法胜任绝大多数作战任务,嘉靖三十四年,一伙七十余人的倭寇在杭州登陆,他们在浙江、江苏一带横行,甚至一度包围了南京城向守军挑衅。
虽然这伙倭寇最终还是被恼羞成怒的大明歼灭,但他们横行数地、杀伤四千余大明军民的事迹让朝廷丢尽了颜面。
众人这才猛然发现:内地的卫所军原来已经腐败到连治安军都无法胜任了。
问题严重到这种地步,哪怕是惰政如嘉靖帝也终于忍无可忍了,时任内阁首辅的严嵩被要求立刻给出一个解决的方法。
但以大明如今的财政状况,别说九边军饷了、就连燕京百官的俸禄有时候都要拖欠,招募并维持一支精锐部队的费用根本就是无法接受的。
因此作为折中的解决方法,朝廷选择了推广营兵制度——即从已经烂透了的卫所军中把敢战之兵扒拉出来另成一军。
从此卫所军负责地方治安和部分行政事务,营兵专责野战和支援,如果朝廷要调兵作战,那基本就指挥调集营兵外出作战。
除此之外,独立出来的卫所军仍旧挂靠在原本的卫所名下,后勤和兵源也完全来自原卫所,基本就是简化精炼之后的卫所军。
战斗力比原来要强,但仍旧强得有限。
所以一旦朝廷动员营兵,那就基本不可能只小打小闹地动员个几千人,正如朱翊钧期望的那样——大的就要来了!
PS:最近家里有点事没有上线,回一下朋友们的疑问
暂时还没有群,以后可能会建......啥时候这条留言底下有五十个回复就建
会一直写下去,十八号恢复正常更新,尽量每天六千字,无论如何都会写的
感情戏......知错了,会尽量缩掉除了必要剧情以外的感情戏,把更多戏份聚焦在改革上,从二百九十章开始,大家就会知道为什么主角是封建暴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