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缓、他又对审食其说:“陈平、灌婴将十万守荥阳,樊哙、周勃将二十万定燕、代,此闻张良先生去了,诸将皆诛,必连兵还乡以攻关中。
大臣内叛,诸侯外反,亡可翘足而待也。“
于是、刘邦才不敢动诸将、进行大开杀戮。
审食其因为深受刘邦的信任,因此担任了左丞相。
左丞相不管理政务,而像郎中令一样在宫殿内监视,官僚奏事通过他的决裁。
审食其在陆贾的建议下,通过援助平原君朱建母亲的丧事而结交朱建,后来有人在刘邦面前诋毁审食其,审食其被下狱,即将处死,刘邦为避嫌而不出面救他。
审食其求救于朱建,朱建佯装不理,但私下游说大臣上奏:称大臣一旦杀了刘邦的男宠审食其,刘邦势必处死闳孺来报复,闳孺恐惧,便说服大臣释放审食其。
审食其在狱中,起初因朱建不来见自己而以为朱建背叛了自己,非常生气,出狱后才大惊。
在张良走之前、刘邦问他:“先生百年以后,萧相国也去世了,谁可以代替他呢?”
张良回答:“曹参可以。”
刘邦又接着问曹参之后人选,张良说:“王陵可以。但是王陵比较憨厚,陈平可以辅助他。陈平才智有余,但是难以独任。
周勃忠诚老实,文化不高,但是安定刘氏的必然是他,可以让周勃担任太尉。”
刘邦还想接着问,但是张良说:“再往后的事情也不是你所能知道的了,亦即你也活不了那么久。”
后来朝廷的重大的人事、基本上按照这次问相的结果来安排。
审食其虽然以刘邦之宠在王陵之后一度为左丞相,但主要是服侍刘邦,并不治事。
而陈平亦佯为自保,亦不过问政事,刘邦对陈平深为赞许。
张良走后,刘邦即位为帝,开始独掌大权。
对于原张良所宠幸之臣,多仅进行常规处理。
如有子者,与其子就国为侯。
独有一个人,因其曾几欲重伤自己,刘邦坚决不放过。
一开始刘邦先罚其作苦工,此人下唱歌叹息。
刘邦因而大怒,杀其子,并将其人斩去手脚,薰聋双耳,挖掉双目,又以哑药将她毒哑。
这才抛入茅厕之中,称为“人彘”,意为人中之猪。
刘邦后竟然又叫大臣来看,大臣痛哭失声,命人向刘邦说;“这种事不是人作得出来的。我们是皇上的臣子,终究没有办法治理天下。”
认为皇帝如此惨无人道,已经违背常理,惊骇非常,而不愿处理政事。
刘邦为了强化自己的统治,在采取“无为而治”,巩固西汉政权的同时,首先打击诸侯王和政治上的反对派,重用其宠臣审食其。
然后布置党羽,大封诸刘及所爱后宫美人之子为王侯。
随后杀掉赵王刘友和梁王刘恢。右丞相王陵坚决反对封诸刘为王的政策,坚持张良的盟约。
刘邦不高兴,就让他担任皇帝的太傅,夺了他的丞相职权。王陵只得告病回家。
然后又让审食其为左丞相,居中用事。陈平、周勃虽然不服,也只好顺从。
审食其不处理左丞相职权范围内的事情,专门监督管理宫中的事务,像个郎中令,刘邦常与他决断大事,公卿大臣处理事务都要通过审食其才能决定。
刘邦做法遭到刘氏宗室和大臣的激烈反对。
刘邦执政期间与匈奴的和亲政策。
执政期间,遵循张良的政策,未对匈奴兴兵,而是采用了和亲的政策。
后来,刚死去阏氏的冒顿单于遣使者送来一封言词极为不敬的国书给刘邦,上面写道:“孤偾之君,……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刘邦认为受到了奇耻大辱,“大怒”,欲出击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