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几位上差,除了前几日遇到大雨耽搁几日,至今还算顺利。虽然偶有盗匪出没,也都不成气候,我粮草护军都逐一击退。属下等奉潼关阴将军之命,一定要在河东屈大将军与贼军开战之前将粮草押运到潼关,因此一路上片刻不敢耽误,如今可算是能顺利运到了。”
“哦,你是车骑将军阴弘睿的手下?”杨暄宁心中泛起涟漪,虽然她与阴弘睿也只在洛阳匆匆见过一面也谈不上有情,但一想到他便是自己未来的夫婿,何况他正为大隋戍守要塞,毕竟是女儿身的她也不由生出些许关切之意:“阴将军他……一切可好?”,杨暄宁有些犹豫,最终还是问了一句。
军官见这女子竟然直呼车骑将军的姓名,更加坐实自己心中的猜测,这女子定与阴将军等人熟识且身份高贵,只是不知是哪家的来历。
“属下正是阴将军手下,阴将军奉屈将军之命镇守潼关,诸位上差可是也要前去潼关?天黑之前我们必须赶到前方的杜曲才好休整,这里山高林密不是久留之地。”军官如实回答,不敢隐瞒。
“杜曲?是何要地?”杨暄宁有些不解。
“上差有所不知,这杜曲原是河内郡太守杜征的旧宅,(2)现在由杜大人的一门远房堂兄照看。因距要塞中途,被辟为粮草中转的驿站,等过了杜曲,就可直奔潼关了。”
原来是这样,杨暄宁暗笑自己竟不知杜征的宅邸都能远到此地。京兆有句名言:“城南韦杜,去天尺五。”,谁人不知,京兆韦氏、杜氏二门为关中第一大姓,富甲一方。虽然她杨氏一门贵为皇族,弘农华阴面对二门也不敢小觑。
“那我们快赶路吧,不然天就黑透了。”杨誉一旁提醒道,杨暄宁点点头示意军官先行带路。
于是,一行人瞬间汇入了粮草大军,策马扬鞭,火红的火把映满山谷,亮如白昼。
*****************************************************************************************************
(1)参考雷依群《隋朝的殷富与隋政府的农业政策》一文
(2)杜征,杜淹之父。杜淹为杜如晦的叔父。
作者注:更新很慢,因为查找史料之故。也不能但抄史料,要将史料如何与情节融为一体,需要很好的构思。这篇已经慢慢凸显我写文的侧重,也正在实现我想将杨暄宁这个人物写“大”的目的。不拘泥于小情小爱,争宠宫斗,而是将人物放入宏大的历史背景,作为杨隋没落贵族的典型代表来写。写他们的不甘、抗争、悲凉、重生的种种心路历程。当然作者水平有限,只能尽力而为,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