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庄
河内郡太守杜征的旧宅杜家庄依山傍水,沿着山麓蔓延数里仍不见头。杜征祖上杜业原为北周豫州刺史,加之依靠京兆杜氏门户荫蔽,与其他诸姓门阀一样,田产,奴隶部曲遍布临近州县,虽然朝廷严格控制但依然不能抑制各地庄园豢养私兵。
“今晚,都给我把眼睛睁大了!有敢懈怠者,按家法处置!”杜家庄上下灯火通明,戒备森严。
一位家丁在杜家庄门前下马,直冲正门而去。越过五重门廊这才到了待客的正堂
“奴婢回来了,您的信函,阿郎。”(1),他气喘吁吁。
“快拿来我看!”那位被奴婢唤作阿郎的人,正是杜家庄庄主杜正雅。已经四十出头的年纪,倒挺了浑圆的肚腩,面容还有杜家人的斯文,依着是杜征的亲戚接管这杜家庄也有二十几年。虽然未能在朝廷博取功名,但来往两京从商却是一把好手。短短十年,这杜家庄已经名声在外,成为远近闻名的豪强。刚才他一直等在正堂,一见奴婢跪在面前,便伸手一把接过信函,迫不及待打开来看。四周的几位宾客、门生也都神色紧张,可见此信的重量。
“今上暴虐,枉顾国器,荼毒生灵。唐公举义,关河震动,天下响应。今三辅豪杰,争相投靠。京兆杜氏乃关中望族,风云际会之期,公何不举义以顺天下乎?……”此信开篇便直入主题,气势逼人。
“阿郎,信中怎么说?”杜家庄第一门客范氏一旁询问。
“想不到李渊的女儿都如此厉害,这李三娘果然名不虚传。”(2)杜正雅阅完合上信函,长长叹了一口气,扭头对范氏道:“她要我们今夜截住朝廷运往潼关的粮草,运往李氏庄园。如若不成,也要烧掉粮草,断了潼关的后援!事成之后,我们便响应起义,封侯拜相自不在话下。想我那先祖,不也是顺天应人,这才功业累累,我们身为杜氏后人,自然应光大门楣,岂能在祖上基业酣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