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的接过金锭,笑着说“够了!你就是把马厮拆了都够了!那第三件事是什么?”
包文春说“第三件事是给我找个熟悉地面的人,有一定的通融交集能力,我们想在附近转转看看,买点货物,就需要一个导游兼采买经纪人。”
魏掌柜笑着说“这个好办!等会就给你找来。只是第一件事,有点难办,现在是腊月,本来买卖婢女的就少,粗使丫鬟还能找到,你的要求太高,只能去路对面的院子里去找了!”
“那是做什么的?”
掌柜的看看陈捷几个女子,轻声说“青楼!”
魏掌柜下去了。邓姐和肖玉华几个大笑起来,包文春说“咱怎么没想到这个地方啊!小四儿是肯定不能去的,你们谁要去参观一下?”
见几个人跃跃欲试,陈捷急了,说“我也要去!”
包文春想了下,说“好吧!晚饭就在那边吃了,你们换上男装吧!”
保暖裤、莱卡加绒保暖衣,深腰加绒软底军警靴,外面套上简单的长衫,束上带着琉璃塑料宝石的腰带,再戴上学士荷叶巾,邓姐和陈捷就成了翩翩美公子。肖玉华和周助理的装扮比较简单,明显就是让人看出是女扮男装的丫鬟,两人一个抱着小四儿,一个推着辆婴儿车,里面放着奶瓶保温杯毯子尿片之类,上面还放这个琴盒。
包文春的假发实在难受,贴着头皮的丝网套有点紧,外面粘着的头套制作质量很密实,闷得有点要冒汗。但戴上幞头逍遥巾后,就令邓姐肖玉华几个看得直了眼,这可比古装片里的书生真实感强烈,尤其是那转身回首动作,怎一个潇洒了得?
卢平的水貂毛帽子换成普通乌角方巾,也就是后来才出现的东坡巾,加上粘着的长髯胡须,比公孙策还要潇洒,看着也清爽多了。
杨登周小联包信三个护卫戴上比较简单的结式璞头武士幅巾,遮盖假发的边缘痕迹。老王也换上比较特别的褐色庄子巾,就是头顶有个三角屋面一样的造型,前面镶嵌着一块绿玉,很有飘然出尘的洒脱。
几个人一路下楼,和魏掌柜打声招呼,就准备去逛青楼去了。
魏掌柜连忙喊住说“诸位可是要去瓦舍游棚?你要的带路伴当,啊!叫导游的马上就到,请稍后!”
包文春看看包信,卢平就说“你留下等他吧!先看看是否伶俐再说!我们先走!”
“勾栏瓦舍要分开来看。宋代的瓦舍,又称瓦子、瓦市、瓦肆,是城市的娱乐中心。勾栏亦称构肆、游棚,它是瓦舍当中的文娱设施,观众入场后,可按自己的喜好,观看不同类型的文体表演。”街道上人流如织,包文春跟身边的陈捷和肖玉华邓姐显摆自己的历史学识。“但为什么叫瓦舍呢?吴自牧在《梦梁录》卷十九中说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这很符合瓦舍的特征,游人可随便进出瓦舍,看客们也不是一定得进勾栏看演出,也可只来瓦舍找吃喝。说瓦舍只是游艺中心也不恰当,在名都大邑,大铺小店、舞榭歌台、酒垆茶庄皆荟萃集聚于此,那些算卦人、药贩子、剃头匠等诸业行家也去瓦舍赶场。
几个人嘀嘀咕咕走进坊门,竟然发现还有红黑相间的制服衙役皂隶公人在维持秩序,腊月天的人太多,整个坊间里面乱哄哄的。
众人顺着街道走,包信后面赶上来,身后跟着个十岁的小伙子,气喘吁吁地打拱请安,说“小子叫安子,公子叫我小安也行,是这附近长大的,周围的地形人事场面最是熟悉,公子想去哪里,只管吩咐!”
包文春站住,看他眉眼一番,说“不要打什么歪主意,我雇你七到十天,给你三十两银子工费,足够你开春娶回小娘子了!能不能用你,今晚考察你的能力之后再说。我们呢!现在想找个暖和文雅点的僻静去处,最好有清倌人表演歌舞,还可以吃饭喝酒的的地方。”
小安立刻回答说“附近有个醉仙馆,环境极是优雅,里面的姐姐极为漂亮,才艺都是顶尖的,只是要进门就收茶水费,只接待读书人和王公权贵之流,一般俗人不让进。”
包文春哈哈大笑,说“肯定是你进不去,才要本少爷带你的吧!好!就去醉仙馆看看!”
保康坊很大,蔡河斜穿而过,北面是保康门,南面不远就是太学和国子监。这一带寄住着八成以上的考生,等待年后初六的殿试大选。醉仙馆就在坊间东南角,院墙外面就是有名的高桥。
有人过来迎接,卢平很嚣张地两个银锭丢过去,两个褐衣下人就连忙带路往里走,小安也口气强势起来“公子要去凌波楼,听采萍姑娘唱曲儿!”
看来这个采萍姑娘的才艺是这里最好的了。包文春猜测他们肯定是认识的,是不是联合起来骗自己,还有待观察。下人蔑视的看看小安,说“恐怕不行!凌波楼有客人了,是十三公子和朋友包场了!爷还是去其它楼吧!姑娘们一样漂亮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