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吧小说网>都市小说>做最好的店员:金牌店员全能训练> 第2章 金牌店员究竟在销售什么(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章 金牌店员究竟在销售什么(1)(2 / 2)

尊重客户、以需求为导向和延伸形成客户链,这就是销售大师成功营销的“三大法宝”。只要掌握了这些营销原理和技能,你一样可以破解“客户越来越难伺候”的销售难题,成为营销高手。

3.金牌销售的三大新境界

作为营销人员,必须回答一个问题:我们究竟在销售什么?我们在销售满足客户需求的东西;我们在销售改变人们生活现状、提高生活质量的产品;我们在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尽管客户在别的地方也可以买到这个产品,甚至通过网络购物更方便、更优惠一些,但他们仍愿意从我们的门店购买,就是因为他们更喜欢和相信我们。

因此,在金牌销售人员的观念中,他们决不是单纯的在卖产品,而是在销售三个新境界:第一、销售服务;第二、销售价值;第三,销售自己。

一名“登峰造极”的金牌店员最终应该领悟到,自己才是第一商品,推销自己比直接推销产品效果更好。

案例:失望的杜小姐

穿着时髦的杜小姐刚走进一家裤子品牌专卖店,店内的店员马上就迎了过来。杜小姐正要翻看一条浅蓝色的牛仔裤,店员立即开口说:“这是我们刚上的新货,很便宜的,才88元,昨天我们就卖了十多条。”杜小姐听后有些泄气,但仍想看看别的,紧随其后的店员接着说:“我们店里的裤子都是名牌产品,而且现在都在打八折优惠,你可以试穿一下。”杜小姐一听,扭头就走出了专卖店。店员仍跟在杜小姐后面说:“看上的,可以再优惠呀!”

[点评]对于穿着讲究的杜小姐来说,价格与优惠都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是衣服给自己带来的感觉或价值。店员这种一味强调产品价格的做法,不仅降低了品牌的价值形象,对像杜小姐这样的客户也是没有吸引力的。

销售绝非把产品卖出去,把钞票收回来这么简单,也不是产品质量好、价格优惠,客户就一定会购买。在由“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的时代,销售人员真该好好研究客户需求、产品价值与自身,而不仅仅是产品本身了。

1.在向客户销售产品过程中,你认为最重要的、首要的任务是什么?是介绍产品信息,与客户建立信任和沟通,还是识别购买者的需求?

2.你认为客户在购买过程中,一般最看重的是什么?

二、销售其实就是服务

如果问“客户为什么买我们的产品”这个问题,大部分店员会回答说是因为产品质量好、价格低、技术先进以及公司品牌知名度高等。但对于一名金牌店员来说,他的眼光已经超出了产品、技术、质量、价格等表面问题,而是更多的去了解客户的内在需求。

1.服务,让产品增值

自动饮料机销售的绿茶一般是每瓶3~4元,路边小茶馆的绿茶会卖到一壶10~20元,而在四星级酒店里,相同品质的绿茶则可能是每壶80到100元。这些饮品中的绿茶可能来自同一原产地,同一供货商,茶叶本身的价格差别也许并不大,但为什么变成绿茶饮品后价格却有如此大的差别呢?这是因为经过销售服务,绿茶增值了。

具体来说,通过饮料机购买绿茶,客户需要自己打开,喝的是冰凉的茶水,没有任何服务人员帮助增值,因此只需花费3~4元。路边小茶馆中,服务员会用热水泡茶,泡茶的服务会使绿茶增值,变成每壶茶水10~20元。四星级酒店里,优美的音乐、温和的灯光、宽大舒适的沙发,再加上服务员亲切的微笑,所有这些都会使绿茶升值到80~100元。

如果销售的产品同质性非常高,那么惟一能够产生差异的就是我们提供给客户消费的环境,以及面对客户的服务人员提供的服务,这些都能够帮助产品产生增值效应。如果门市的店员仅看重产品、质量、技术和价格,而不注重环境与服务的质量,产品就会增值甚微,甚至无法产生增值效应。客户自然也就不会产生物有所值、物超所值的满足感的。

2.做好服务,跳好销售“舞步”

商品供不应求的时代早已过去,在商品供大于求、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激烈的时代,通过服务来制造差异已成为绝大多数企业的共识。

日本著名实业家堤义明被称为“日本人的脸”,他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把赚钱当作目的,往往就赚不到钱。我要追求的境界,是常人所达不到的,那就是‘共享愉悦’。”可以说,他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能提供给客户“共享愉悦”的服务。也就是说,假如一个企业无法提供让客户满意的服务时,也就失去了成功的可能。据有关权威机构统计资料显示:15%的客户转向别家购物是为了更低的价格,15%是因为更好的产品,而高达70%的客户离开是源于糟糕的服务。

因此,作为一名门店销售人员应认识到这个时代的特点,并把培养强烈的服务意识作为提升自身职业素质的重中之重。

3.门店销售,就是让客户好好体验

客户为什么愿意直接到门店来消费?就是因为客户愿意获得更为直接的、感官的体验。进一步说,他们更愿意体验和享受到商家提供的全方位的、优质的服务。

许多销售人员对“体验式销售”并不陌生。但“体验式销售”并不仅仅是指产品的免费试用、免费服务,而是指企业站在客户的角度,让客户在一个可感受、可触景生情、可想象的购买过程中,产生美妙愉悦而持续的体验,促进客户以最直接、最真实的方式来理解产品,达到产品价值最大化,从而促成交易。这种销售方式首先假设客户不再是“理性消费者”,而是理性和感性的互动体,让客户体验就是体现对消费者的尊重和理解,让客户在追求感性与情境诉求的同时,获得最大程度上的精神满足。

案例

一走进宜家商店的大门,你会被某种气氛所感染。除了设计简洁、色调明快、搭配合理的家具情景房间外,你就会发现:宜家的商店没有“销售人员”,只有“服务人员”。他们不允许主动向客户促销某件产品,不会像其他家具店的店员一样,你一进门就对着你喋喋不休。宜家出售的一些沙发、餐椅的展示处还特意提示客户:“请坐上去!感觉一下它是多么的舒服!”,在一些被罩、枕巾等床上用品上面,也会有“摸一摸!看看有多么柔软!”等标签,这和国内的很多家具店动辄在沙发、席梦思床上标出“样品勿坐”、“非买勿动”的警告完全相反。在宜家你可以亲身体验产品,包括对产品进行破坏性实验。宜家积极鼓励消费者在卖场进行全面的亲身体验,比如拉开抽屉、打开柜门、在地毯上走走、试一试床和沙发是否坚固等等。

[点评]宜家家居的“体验式销售”可谓登峰造极。轻松、自在的购物氛围,是宜家商场的特征,而人性化的服务,会使客户产生被尊重、被满足的感觉,切实体会到“当上帝”的滋味。这也是宜家在中国家居的市场占有率高达43%的重要原因。

在体验式的门店销售中,客户体验的不是产品,更多的是全方位的服务,以及由此产生的情感上的满足感和愉悦感。

4.将推销观念转变为服务理念

只有高质量的服务,才能让客户内心得到更多的满足,而只有获得充分满足感的客户,才会将自己的美好体验推荐给亲朋好友和同事们,逐渐形成营销中的口碑效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