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就是整合资源,借力的前提是策划。
要有意识地借力
红狮领导力学院有一个业绩突破四级领导力体系,我们一直用它来完善培训产品。为了借力,我想让人来评价这个产品,于是我开始策划。参加哈佛Shalom Saar教授的领导力艺术课时,我一直在想:怎样才能够引起教授的注意,让他帮我评价这个体系呢?
最后,经过一系列的策划,我成功了——课程即将结束时,教授邀请我去办公室。于是我把握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带着业绩突破四级领导力手册,向他解释个人领导力、团队领导力、卓越领导力和领袖领导力等概念。听完,教授非常高兴,拿起笔来写道:
我的好朋友(肖恩),你的领导力开发的路是正确的;四级领导力体系的模型非常好,能够帮助企业改变,提升业绩。
我的体系通过策划,“借”到了世界领导力训练权威人士的评价。这对我的业绩增长、产品推广非常有帮助。这就是借力,这个借力来源于策划。
请注意,策划与借力有两个根本原则:
第一,借力的前提是为对方创造价值。你如果不能为对方创造价值,对方根本不会给你力。这就是“舍得”,“舍”是为他创造价值,然后你顺带“得”到了他的力,如果你仅有一颗自私的心,那么永远也不可能真正地借到力。
比如,我为Shalom Saar教授的培训班做了很多组织工作。教授准备回国时,我们聚了一次餐,他走到我的身边,对大家说:“我想拥抱一下肖恩。他这个人既活泼又有领导力,为我们的整个培训增添了很多色彩。”我感动了他,为他的培训课堂创造了价值,这是我借到他的力的前提。
第二,一定要有一颗坚韧的心。即使人们一时没有给你借力,你也不能放弃,一次不行就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策划借远处的力时,若是你稍微松动,对方就不想理你了。相反,如果你一直坚持、坚持再坚持,对方也许就会被你的执著感动。
所以,为他人创造价值和有一颗坚韧的心就是策划与借力的两大原则。
你最近的策划方案是什么?通过策划,你解决了哪些过去你不敢想、不敢做、不能做的事情?通过异想天开,你突破了什么障碍?通过无中生有,你创造了什么?你最近借过谁的力,他是谁?他能帮你解决什么问题?他比你高多少级?领导者请思考这些问题。
借力时要注意:要借高级的力,向不如自己或与自己差不多的人借力,你的突破会越来越少。比如,你是一个业绩1000万元的小公司老总,借到了业绩100亿元公司老总的力,他比你高很多级,能改造你的思维和行为。被借力的人的实力越高,你的突破就将越大。比你高级的人的力,往往比较难借到,但是只要通过合理策划,就能够完成。有一个说法是:只要通过6个人,就可以在全世界找到任何你想找的人。所以领导者要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广撒网,借好力。
所以,请没有借力的领导者近期通过策划,借到比你高三个级别的人的力吧!
你的力是什么?你的策划案是什么?这就是“业绩突破飞扬七步曲”。你按照这七步去做,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走下去,绝对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条路。
1+5业绩突破法
判断优先性
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是谁?是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我曾经读了一本书——《掌握洛克菲勒的习惯》,这本书对我的影响非常大。书中说,洛克菲勒之所以能成为美国最富有的人,是因为他有三个简单的习惯:有优先性、讲求数据、按时开例会。一个企业经营者如果能养成这三个关键的习惯,就能提高企业的效率。而优先性又是这三个习惯中的重点。
所谓优先性,就是要能判断轻重缓急,要具备一种判断力。企业发展的最大成本是企业领导者的判断力与改变力,领导者能否从众多的事情当中判断出应该先做哪件事,这是最重要的。
按“业绩突破飞扬七步曲”,领导者会列出很多需要做的事情,而哪一步必须最先做,领导者要心中有数。领导者应该决定什么是重点,并且靠自制力来掌握重点,时刻把它们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觉、情绪和冲动左右,必须要达到有效管理。所谓有效管理,就是掌握重点式的管理,也就是优先性的管理。
每个领导者都可以测试自己的优先性。在培训课堂上,我经常要求大家列出自己前一天做的6件大事。很多人在这时会发现自己的工作效率很低,根本列不出6件大事;还有一些人好不容易把6件大事列出来了,按照四个象限一划分又出问题了。
我从事培训工作这么多年,做了很多次测试,发现绝大多数人的工作大事都落在第一象限:既紧急又重要。如果一个人总是在做很紧急、很重要的事,其实压力会很大,最后只会筋疲力尽,并且这个人极有可能一直在做危机处理,忙于收拾残局。一个人的管理岗位越高,做第一象限事务的比例应该越低。
领导者应该把更多时间分给第二象限: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这时就是考验领导者的优先性判断能力的时候了,领导者必须判断出什么是重点。所以,管理岗位越高、做第二象限事务越多的人,就越有远见、有理想,能够平衡激励,少有危机,随时都有远谋,运筹于帷幄之中。
所以,如果把时间放在第一象限,就会被事情推着走,而不是推着事情走。如果你有足够的判断力和改变力,将大量的时间放在第二象限,那你就能够掌握工作的主动性,就可以推着事情走。没有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你将大量的时间放在了第三、第四象限,那就几乎等于在做无用功,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
什么是“1+5业绩突破法”
《掌握洛克菲勒的习惯》这本书阐述了一个重要的观点:领导者一定要学会做一件首要的事,必须要做一件突破性的工作,这就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