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倪余泽想要制造的惊喜却还没结束!
在皇商选拔结束的同时,一份倪余泽提前准备好的折子,被送到了皇上的案头。
在折子中倪余泽提出了一个建议:全面开放海上通商,按照船只的大小,收取相应的关税,并设立开放港口,对舶来品和外埠商人收取相应费用。
另外,倪余泽还对此算了一笔帐,看着那一笔笔精确的计算,皇上仿佛看到财源滚滚而来,心中的血液似乎都沸腾了起来,联想起倪余泽这次进京后的一系列表现,皇上对倪余泽最后的一丝怀疑也化作了欣慰。
“这样子的话,我们的努力不就白费了吗?以后海运也要收税,这个皇商当或者不当,还有什么用啊?再说,谁不知道你的船最大最多,到时候这些可都是咱们的纯利润啊,纯利润!”元宝听说了这个消息后,十分不满意。
倪余泽不语。
苏春生若有所思道,“即使全部都要税的话,以皇上的圣明怎么可能厚此薄彼?侯府的船队以往的利税不过是换个名目缴的,并不是没有缴啊,现在这样,皇上要么就干脆不采纳公子的建议,依旧按照旧例来,要么就免了侯府那独一份的海运利税,还有,”他轻轻的一击掌,“直接保持侯府原本的海运利税,免往后的海运利税也是有可能的,就像免了侯府现在所有的商税那般,若是这样的话,以后侯府的船队再大量增加船只数量,那侯府可就赚大了!”
其实,霓裳不就是那样的吗,当初元宝就算了,只要倪余泽名下的铺子所缴的商税超过原本给太后的每年三百万两干股,他们就算是赚了,现在不过是把这笔帐扩大到了海运上而已。
到现在,元宝还都不知道,倪余泽为了霓裳每年又多缴了三百万两的利税银子。
“哎呀,”经过苏春生的提醒后,元宝立刻击掌笑了起来,“真若是那样,可太好了,谁的船队能有咱们的船队走得远、规模大呢?!就算是再增加船只的数量,也没人能比得过咱们的,按照船只的大小和数量收海运税啊,那可是要增加航运成本的,想要分摊成本就得提高利润不是吗?”
要知道,航运路线可不是那么容易开辟的,当初余老太爷一家可是因一张海图送了命啊,元宝乐得摇头晃脑,“我们这下子什么都不用做了,只要投入大笔的银子去造船,一定能赚到更多的银子!”
垄断啊什么的,最让人兴奋了,而且她在这方面对倪余泽那是相当有信心的,话说,这一来不是也说明,倪余泽彻底打开了心结,再不纠结他母亲留下来的那条什么“余家子弟不得以出海谋利”的狗|屁家训了吗?!
想到这一点,元宝觉得阳光都又明亮了几分。
倪余泽还是不说话,只不过嘴角勾起的角度更大了一些,他若不是提前想到了这些,又怎么会上那份折子?现在不管皇上怎么做,最后获得最大利益的都是他,他们余家以前和现在都是海上的霸主,往后嘛,他会让这个霸主的位置坐得更加稳妥,而有人懂得自己的心事感觉,实在是太好了!
“咦?”元宝静了静,又想起来一件事,“为什么咱们朝没有国外的商人来贩卖货品呢?难道他们不想赚咱们的银子吗?”
倪余泽很简单地回答了元宝的问题,前朝的时候,国力较弱,有些临近的国家对沿海地区多有滋扰,本朝时候,先皇开始忙于内战生怕被人抄了后路,所以禁海禁得十分严苛。
后来就算朝内安稳了,对沿海也守得过份严谨,本朝别的不多,就是当兵的多,跟蝗虫一样,对本朝的百姓因军令所在不敢侵扰,对外来的人员,那就是个先抢后杀,有多少抢多少,来多少杀多少,久而久之谁还敢来做贸易啊,绝对是肉包子打狗有来无回。
元宝捂嘴闷笑,“先皇真厉害,威武得很呐!”不过,这样的闭关锁国,一旦对方的武力超越了本朝,灾难也就来了,那些近现代史和八国联军什么的,元宝可一点都没忘。
从这个角度来说,以当初的余老太爷和现在的倪余泽为代表的冒险家们,给这个时空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多大的好处,简直无法形容了,就因为他们的存在、努力和不放弃,使得那些海外的先进技术能够源源不断地输入到本土,比如钟表、摇椅、四轮马车和无色琉璃什么的,让本朝的科技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就算真有一天打起来,因为对对方的了解,也可以不吃那么大的亏,这就是所谓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啊,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本朝船队所到之处,还没发现战力超过咱们的,就是航海技术他们也不如本朝,这是多么大的保险啊!
想到这些,元宝的心里对倪余泽的敬佩更加浓厚了。
苏秋生则插言道,“皇上也许只准了折子的一部分呢,毕竟,现在我朝军队的数量虽然没缩减,却在今上继位后也再没扩充,况且,只是出海的话,本朝资源和选购回来的东西就可以控制了。”要知道很多赖以生存的根本,比如粮食什么的,本朝还是缺少的。
苏秋生在施远道的教导下,也不是读死书的人,就连苏春生在外面开荒种地的事,也时常拿出来和他探讨一番,所以别看苏秋生不像苏春生那样整日里往外跑,实际上在施远道和苏春生的连手教导下,他的见识却一点都不比苏春生少。
倪余泽点了点头,“这个我也想到了。”苏家的孩子的确不能小看,这苏秋生小小年纪就能想到如此地步。
“嗯,”苏秋生笑着说,“公子心想事成的机会得有七、八成呢,真好!反正就算是事不成,皇上也总能看到公子的忠心。”
收海税这样的折子偏偏是倪余泽这个最大的船主上的,还是在成功竞选了皇商之后,皇上怎么能不被倪余泽这接二连三制造出来的惊喜所感动呢?!所以不管最后这份折子皇上准与不准,倪余泽从今而后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都会变得不同寻常起来,苏秋生觉得倪余泽真是高人呐!
当今皇上虽然不像穿越者元宝那般眼界开阔,对未来有可能发生的危险未卜先知,却把苏氏兄弟想到的那些事,全都想到了,于是,倪余泽的折子递上去三天之后,皇上,准了,不仅准了,还是向倪余泽最有利的那个方向准的。
首先,通商港口是没有的,我朝的海运还是只准出不准进,外埠的商人照旧来一个杀一个,就是所谓的“防患于未然”,其次,侯府船队以往因出海的那笔每年五百万两的利税银子照收不误,但侯府的海税免了,其他商家的则按照倪余泽的建议收海税。
因为不只有皇商拥有出海权了,所以从明年开始,皇商提供给宫中的贡品,不再是白送的了,而是像这些皇商的其他商品一样,由内务府出银子购买。
这道圣旨一下啊,那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开心的是那些本来靠实力竞选上皇商的商家,他们的商品本来就好,再有了“贡品”这顶光辉灿烂的大帽子,销售自然更多,现在宫中又出银子买了,真是怎么算怎么划算,至于海税那种东西,他们可以想经营海运就经营,不想经营的话,和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愁的就是那些用不光彩的手段争取到皇商资格的人,他们的“额外”付出,基本上没有回报了,而且公平竞争的话,他们的皇商地位绝对是岌岌可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