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吧小说网>女生小说>重生小小地主婆> 227节 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27节 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2 / 2)

元宝保持沉默,她一时分析不出来到底该如何做出抉择。

倪余泽继续说,“可外祖母总觉得那种生意太冒险了,可能一次出海失败就会赔上大半的身家,和那些人掺杂不清也很危险。”语气中满是遗憾,又看着元宝意有所指,“其实吧,我觉得就是实力不够,只想着一退再退。”

元宝耳边仿佛又响起了倪余泽曾经劝告过她的话,“元宝,当你打出第一根新花样络子的时候,就已注定你没有了退路。”她现在彻底明白了,倪余泽当初为什么会这样说,原来为了这看似浅显的道理,倪余泽的祖辈们曾付出过相当惨烈的代价。

风险永远与利益共存,退缩的风险还可能和前进的风险一样大,这就是倪余泽从祖辈的经历中得出的结论,这让元宝想起了前世看到过的一本书的名字:《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

那么,余老太爷这到底算是成功了,还是算是失败了呢?元宝觉得她无法判断。

“想做大生意,光有银子是不够的。”倪余泽这样评价余老太爷一家三口的离世,他对元宝解释道,“这不是我说的,而是外祖父、外祖母和舅舅去世后,母亲和姨母想到的,所以母亲不惜抛头露面也要守住外祖父留下的家产,并努力支撑尽量养活外祖父留下的那些兄弟,不仅供养,还不断地培养,让他们的人数持续增长,最后,母亲同意和我父亲结亲,除了为了把生意做大外,也存了给外祖父报仇的心思,毕竟那样的仇恨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

虽然倪余泽说得很隐晦,但元宝也不难想到,在这场以余老太爷惨败的生意场上的争夺中,难免有官商勾结,或者被官府保护的黑势力的影子。

元宝甚至扪心自问,如果这样的惨剧发生在自己身上,她会怎么样,最后,元宝不得不承认,尽管她胆小怕死,但在这样的逼迫和深仇大恨下,也很可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接下来是倪余泽父辈的故事,它虽然发生在余家不参与船运之后,却同样惨烈。

余老太爷他们离世的那一年,余大姐儿,也就是倪余泽的母亲十三岁,余小妹儿也就是太妃,才五岁,两个这样年纪的女孩子,要在这男尊女卑的社会中撑起一个家,其困难可想而知,所以在这个故事中,元宝最钦佩的人其实余大姐儿,也就是倪余泽的母亲。

余大姐儿的艰苦生活在她十八岁那年有了转机,因为倪老太爷致仕从京城回来了,她认识倪老太爷的长子,倪老爷,也就是倪余泽的父亲。

虽然不让倪老爷走科举一途是源于倪老夫人这个继母的打压,但倪大老爷身体不怎么好,这也是真的。

想想就明白了,在倪大老爷还是个胎儿的时候,他的母亲先是因为倪老太爷进京赶考而牵肠挂肚,又在收到倪老太爷高中的消息的同时,知道自己被休了,情绪激动动了胎气,拼命生下了倪大老爷后,在三天后就自尽了。

随后,倪老太爷出于对倪大老爷的保护,把他留在了宗族之中,让下人们侍候,这样一个年龄幼小生存又一波三折的孩子,能活下来就不错了,身体又怎么可能好呢?

就因为身体不好,倪大老爷的婚事便耽搁了,变成了高不成低不就,以至于当倪老太爷带着他回到宁南府时,倪二老爷都成家了,他还是孤单单的一个人,并且已是年过二十的高龄了,再加上倪老太爷又致仕了,他自身条件变得更不好起来。

就在这时,因为打理生意的缘故,倪大老爷认识了余大姐儿。

倪大老爷对余大姐儿是敬佩而怜惜的,所以有意无意地总是出手帮助余大姐儿,余大姐儿也是知恩图报的,两人的交往因此多了起来。

致仕的倪老太爷那也是官身,况且他的身后还有勇国公府,倪老夫人和倪家二爷也在京城中没回来,所以一般人对倪家还是要尊重些的,轻易不敢碰触,倪大老爷借着这些势力,做起生意来自然是方便一些的。

而余大姐自幼得余老太爷的耳濡目染,再加上余老太爷留下的一帮得力兄弟和丰厚的家底,也是有相应的能力的,于是,倪大老爷和余大姐相互补充扶持后,两家的生意都做得顺风顺水,只不过,余大姐还是不敢出海,因为这时她虽然已查到了当年害死家人的凶手是谁,却依然无力撼动。

与此同时,两人的婚事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这种阻碍来自于倪家老太爷。

不管怎么说,倪家也是书香门第,倪大老爷又是嫡长子,怎么都没有娶个商户女的道理,尤其是余大姐这个商户女还是有瑕疵的。

首先余大姐的母亲是个风尘女子,出身、地位和名声都很不好听,其次余大姐幼年就丧母必定疏于教导,就是俗称的“丧妇之女”,最后,余大姐年纪轻轻就常年在外抛头露面于闺誉有损,别说大家闺秀了,就是小家碧玉都称不上,整个一个平民小户的市井妇人!

虽然情投意合,但倪大老爷是读过书受过传统教导的人,毕竟不能与当年的余老太爷的不管不顾相比,所以他只能一边在父亲面前周旋,一边想办法,同时对余大姐除了帮助外,还百般安抚。

余大姐对倪大老爷的处境倒是十分理解的,而且当年她决定挑起家庭重担的那天起,就想到了自己这一辈子恐怕是嫁不出去了,所以早就做好了牺牲个人幸福的准备,只希望小妹长大成人后,能招个上门女婿,把余家这一脉的香火和家业传承下去,所以余大姐反倒劝倪大老爷不必忧心,更不可因此和家人生出龃龉,毕竟,现在倪余两家的生意,借助的都是倪家的势力在生存和发展。

只是有些人不这么想,这个人就是人称余小妹的余家嫡次女,也就是后来的太妃。

余小妹此人既继承了母亲无双的绝色容貌,又继承了余老太爷热辣火爆桀骜不驯的性格,偏生余大姐出于对幼妹的爱护,整日把她关在内院之中学些琴棋书画,一心巴望着余小妹能学成一副大家闺秀的做派,以后找个能干的上门女婿,却不曾想,大族世家的底蕴,不是单单靠银钱和才艺就能堆砌出来的,别的不说,单是后宅之中的那些弯弯绕和心机手段,就是难以复制的。

见余大姐和倪大老爷的婚事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拖了下来,余小妹很是气不过,三番五次地找倪大老爷的麻烦,倪大老爷倒也不恼,余小妹怎么找人算计他,他也是忍着不出一声,直到得知真相的余大姐看不过去了。

“小妹在你没成家之前,我是不会嫁人的,就是倪家大少爷,他身体不好,我也不是非嫁不可,不过是因生意的缘故,才来往得多些罢了,你不要没完没了地找人家麻烦,是看我孤身一人打理家业太过容易了吗?”余大姐言辞狠厉,还故意模糊她和倪大老爷之间的事,以为这样,余小妹就不会再与倪大老爷做对了。

余大姐很了解余小妹的性格,而从那以后,余小妹也果真消停下来,就连学业都不用余大姐操心了,这让余大姐不由松了口气,却不知道,余小妹的心里却有着她自己的盘算,只是这个打算因为没有适当的人出现,还仅仅是个萌芽。

抛去别的不说,因为特殊的成长环境,余家这姊妹两个的感情,那是真的很深厚,甚至超出了一般的相依为命,为了彼此,别说抛弃终生幸福,就是去死,那也是心甘情愿的。

在余大姐和倪大老爷认识了几年之后,他们的婚事终于出现了转机,因为倪老夫人从京城回来了。

当倪老夫人从京城回来时,倪大老爷和余大姐之间的事,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这时的倪大老爷已年近三旬了,而余大姐也二十多岁了,实在是老大不小了,到了此时,倪老太爷也有些焦头烂额,似乎明白了大儿子那句“非余大姐儿终生不娶”的话,并不是随口说说的。

于是,倪老夫人出于报复心理,给倪大老爷和余大姐的婚事一锤定音时,倪老太爷和倪大老爷出于各自的考量都没出面阻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