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过年,元宝给所有的下人每人都做了一身新衣,算做福利,元宝手巧,就主动说都由她来裁,当然做是不用她做的,她也做不过来,苏氏兄弟、安安然然和她自己的衣裳,她都做不完,还得梁家四个女眷帮忙。
刘桂荣看到元宝帮苏氏兄弟他们做衣裳,就对巧巧说,巧巧的衣裳她不做了,让元宝给做,苏巧巧就来找元宝了,本来说好了,以工换工,元宝帮着苏巧巧,苏巧巧做为回报也要帮着元宝,可苏巧巧今天突然间变卦了,不用问,这又是刘桂荣的功劳,是对昨晚苏春生惩罚措施的变相报复。
其实元宝让苏巧巧帮着做衣裳,并不是缺苏巧巧这么个劳动力——苏巧巧啥都不会,做一点儿活儿都离不了人,能干啥?元宝不过是希望借助这个机会,让苏巧巧学点女红罢了,也是为了培养苏巧巧知恩图报的概念。
现在苏巧巧这么说,元宝还真是没办法,不给苏巧巧做了吗?那正中刘桂荣的下怀,除了在苏巧巧心里给自己拉仇恨值外,起不到一点作用,而且从这个时代的尊卑角度来讲,苏巧巧的这种想法儿也不能算错。
元宝想了想说,“既是这样,那你就不用做帮着她们做衣裳了,你给我打几根络子吧,你不会,我来教你。”
苏巧巧想了想后,就同意了。
可没过几天,问题又来了,元宝回到村子后不久,就又和当年的那些闺蜜取得了联系,开始时家里事多、忙乱,来往还少些,自打苏氏兄弟回来后,元宝轻松了,来往就频繁了起来,到了现在,几乎每日里元宝这里都不断人,都是来找元宝学女红的村里的小姑娘。
苏巧巧要学,自然是和这些女孩子一道学,元宝觉得这样挺好,人多热闹,还能相互之间促进。
没想到轮到苏巧巧身上,这促进没看出来,打击倒是很明显的。
“元宝,你偏心,你就用心教她们,不好好教我!”苏巧巧这种抱怨的话,让元宝有种时光倒流的感觉,仿佛又看到了当年的刘大丫,当技不如人时,重来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也不想怎么才能迎头赶上,而只是想着先把责任推卸掉,好像只要这样,问题就不存在了似的。
“我为啥用心教她们,不用心教你?”元宝反问。
苏巧巧又开始想了,元宝心道,这挺好,最起码苏巧巧现在养成遇事儿动脑筋的习惯了。
过了一会儿,苏巧巧给出了答案,“你财迷,她们给你送东西。”
元宝现在对这样的指责已无比淡定了,反问道,“那你想不想让我好好教?你为啥不给我送东西?”
苏巧巧吱唔,“我……我没有!”
元宝追问,“你也看到了,她们给我送的都是啥,你真的没有吗?”
苏巧巧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