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看了眼坐在地上独自痛哭无人理会的刘大丫,心中哀叹,这回刘家的姑娘真是彻底坏了名声,不仅“工”没了,连面前的“德”和“言”也没了,可这真不是元宝的本意啊!
幸好,她们的年龄还小,但愿她们今后好好表现,等过几年别人就会忘掉这些不愉快吧!
众人散去,元宝也回了家,而且不等刘桂荣开口抱怨,元宝就伸出了三根手指,“娘,你是不是怕经过这件事,刘家就生了咱们的气,再不上门儿了?”见刘桂荣呆呆的点了点头,又继续说,“三天,我保证三天之内,刘家人就会上门儿,还带着礼,不然的话,我就亲自去登门儿给刘家道歉,把他们再哄回来!”
元宝现在把这话说到头前儿,就是怕刘桂荣等苏氏兄弟回来后,再又哭又闹的。
“你能!就你能!小孩子家家牙尖嘴利的……”刘桂荣边叨叨咕咕地说着,边去灶间做午饭了,她不敢大声儿,怕被旁人听见。
元宝只当没听见。
不过,就因为元宝的这番话,刘桂荣在晚上苏家兄弟回来后,到底是没说什么。
而在元宝三人住的屋子里,他们倒是叽叽咯咯地好一通议论,因为元宝发作的时辰掌握得刚刚好,所以兄弟两个是听了个全场的。
躺在炕上的时候,苏春生说,“今儿娘为什么不说让你教她们打络子呢?”
元宝打了个哈欠,“不知道,不过,事情已经顺利解决了,方法就不重要了。”
苏秋生问,“你用什么法子让刘家三天内给咱家送礼?”
元宝说,“等明天早上你就知道了。”眼睛已经闭上了。
苏春生小声儿说,“你该自己多想想。”
苏秋生轻轻一笑,在黑暗中露出几颗雪白的牙齿,“我啊,其实是知道的,就想再问问你们罢了。”
苏春生无奈地叹了口气,他这个弟弟也不简单啊,有了元宝有了秋生,他觉得日子过得越来越顺心了,他身上的担子真的减轻了不少。
第二天一早,苏春生要出门上学的时候,元宝在后面喊着,“相公,相公,你啥时候去买圆饼啊?记得给我买镇上最好吃的那种酥皮的哦!”
这一时空,也过中秋节,不过,是叫拜月节,而“圆饼”就是后世所说的月饼,在乡下是实打实的奢侈品。
苏春生宠溺地说,“看你这个小馋猫,都记差日子了,明儿学堂才放假,你放心吧,我明儿一准儿把圆饼给你买回来。”
拜月节是个挺重要的节日,学堂里放三天假,从明天,也就是八月十四开始,而元宝特地这样对苏春生讲,并不是元宝记错了日子或者嘴太馋了,只是给正在院子里打水的刘大宝听的。
“不过几块圆饼而已,唉——”出了门后,苏秋生小声地感叹着,有成年人才有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