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氏脸臊得通红,因为她确实是这么想的,而且在刘大丫学打络子的这几天里,她还真和刘桂荣不止一次地提过这个问题。
可上次是元宝买的丝线,是有数的,刘桂荣就是想给刘大丫换新丝线也的确是没有,再说,还有两个丫呢,刘桂荣也怕单给刘大丫换了,她回头落埋怨,要是三个孩子一起换,她真是换不起。
“我……我是没注意到……”年氏好歹才憋出来这么一句,伸手来拉刘大丫,她真的认栽了。
元宝收回了手,冷峭地说,“作践旁人的东西,自然注意不到,等用你们自家的东西时就会算计了,想学打络子,行啊,先把手养好洗净,再带着丝线来学!”
这一句话,就断了三个丫往后来学打络子的路子,元宝笃定,这样的本钱,刘家是舍不得投的,养手啊,那意味着从今往后这三个女孩子就不能干粗活了!
本来闹腾这一场,把苏家从年氏那里受的委屈都说清楚了,再断了三个丫来和刘桂荣学打络子的念头,元宝今儿的目的就达到了,这件事就该圆满结束了,只是,元宝实在是低估了刘大丫的嫉妒心和泼辣。
刘大丫用力挣脱了年氏的手,“嗷——”地声就朝元宝扑了过来,“我手粗咋滴,我弄坏了你们家的东西活该,你们苏家的东西就该白给我家使,我让你说我笨,你是童养媳,啥都不如我……”一头就朝元宝撞了过来。
自打听说年氏提到“名声”和刘大丫说“你骂我笨”后,元宝就弄清楚了其中的缘故。
古代的女孩子早婚,还讲究个“德言工容”也就是所谓的“妇德”,而其中的“工”说的就是心灵手巧,具体的评价标准就是在女红上,真是关乎女孩子家名声的大问题,直接影响以后的亲事。
虽然刘大丫年龄小,受到的教育也很有限,对其中道理不能完全领会,但自幼的耳濡目染让她对别人说她笨,特别的抵触,尤其说她的还是在她眼里事事不如她的元宝,这让她怎么能忍得下这口气?!
而元宝呢,既然明白了这件事对刘大丫的重要性,就没再提,毕竟刘大丫还是个孩子,元宝一个成年人的灵魂,自然要让着她,再说,也没什么深仇大恨,怎么能拿对方终生的幸福开玩笑呢?
元宝没那么狠。
又岂知,刘大丫天真地以为是元宝说不出她笨的理由来,在知道了今后也没机会学打络子后,刘大丫就一定要把吃的亏找回来,因此才有这一撞。
她们吵得厉害,有根可一直没忘了自己的责任,见刘大丫撞过来,就赶紧挡在元宝的身前,抬起腿来就蹬了刘大丫一脚,有根本来就比刘大丫大一岁,又是男孩子,这一脚直接把刘大丫给蹬了个跟头。
年氏当时就急了,“有根娘,你怎么不讲理呢?哪有小子打闺女的道理,我们自家人争吵两句,用得着你们这个外人来瞎搀和吗?”说着话,又要嚎。
元宝刚要张嘴,可有根的一句话,帮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