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吧小说网>历史小说>乱世太平王> 第二零一章 都城兴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零一章 都城兴替(2 / 2)

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向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还顾藐冥冥,肝脾为烂腐。

董卓死后,长安也发生了大混乱。饥荒驱使百姓以人为食。白骨散落在道路上,腐烂发臭的人肉四处可见。长安变的极端残破。汉朝皇帝只得返回洛阳。这时的洛阳早以不是昔日的光景,成了一片荒凉的空城。城中长满了荆棘杂草,一片废墟的迹象。随皇帝返回的官员们不得不在荆棘从中开荒居住。这样一个消费性的大都市,如今也没有了外来的输入,陷入极度贫乏的状态。当时的中级官员,只能自己出外觅食,其境况和旱季的野生动物相仿。这些官员往往没有力气回家,就活活饿死在废墟之中。当时的洛阳城是一个饥饿的荒野,而当时的东汉朝廷是一个饥民聚集的难民营。

这个驻扎在洛阳废墟上的难民营无法维持,只能跟随曹操前往许昌。洛阳似乎被人遗忘了。但这只是一个假象。它的光荣名声,伟大过去依然存在于大家的记忆之中。这种记忆使得洛阳这两个字有着神奇的魔力。它奄奄一息的生存了二十多年。这二十多年里,洛阳城慢慢地恢复了一些生气。但是此时的洛阳城与昔日相比,依旧相当萧条。曹植在游历洛阳时这样描写洛阳的萧索: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洛阳何寂寞,宫殿尽烧焚。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

但这座寂寞的洛阳城注定要迎来它伟大的复兴。公元220年,魏国朝廷返回洛阳,重新将它定为首都。

中国的帝国政府拥有极大的权力,能够控制整个帝国的财富。金钱、粮食、布帛、人口源源不断地流向首都。在这些财富的堆积下,洛阳城很快再次繁荣起来。

唐仲指了指依靠着巍峨的城墙下人流熙来攘往的建筑群道:“洛阳面城如果居高临下来看,呈长方形,南北长东西短,长宽之比,正是所谓九六城的由来。这城墙全长近三十里,高约三丈多,宽则五到十丈不等。谷水环绕洛阳城墙而过,形成了护城河。皇城有南宫和北宫,分别位于洛阳城的南北两端。中间有悬空的甬道相连。南北宫里,宫厥巍然,格局雄伟。城市共有二十四街,十二城门。而最大的三个集市,金市、马市和南市就分布在城的内外。金市在洛阳城内,马市和南市则在洛阳城郊,咱们现在要去的是南市,要穿过城门,红姑的货栈就在南市。”

三人正在边走边谈得时候,堪堪穿过了城门,突然之间,人群四散奔逃,惊呼声响成了一片,一群膀大腰圆的壮汉手执着棍棒,将看似一家三口的人家围在了城门口,这家人穿着破败,明显是夫妻二人带着一个不过六七岁的小女孩,壮汉手中的棍棒如雨点一般落在了那夫妻二人的身上,两人被打得满地打滚,不住求饶,小女孩被吓得哇哇大哭。张昌是豪侠出身,年轻的时候性烈如火,最见不得凌辱弱小,一见之下,刚要挺身而出,杨柯突然伸手拦住了他,用目示意。众人望去才发现,已经有个人比他们动手要快,兔起鹊落加入了战团,不过眨眼功夫,两名的棍棒被脱手夺去,连身形都还没看清楚,那人一个俯身,抄起了倒在地上的小女孩,将她护在了自己的身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