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吧小说网>其他小说>食妖记:上仙,请慢用> 101 上善天师上善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01 上善天师上善人(1 / 2)

一年多来,在“湖山三友”混饭组里,左远道是名头最响的一个,却也是最无用的一个。名义上这三人是沿着他“镇抚”的路线在履行职责,实际上,他和他的法宝“霹雳雷火镇魂幡”一样,就是个有一长串狗屁名字的幌子。

自从回了将军府,人家就把他这个幌子扔掉了。

麒麟重回兽栏,牛羊供奉更勤,身上锁链更重。侍读大人被请入贺兰小娘子的闺房,有郡主日夜陪伴不得脱身。上善天师却很逍遥,来去自由。

贺兰将军好像是看准了,离了狐狸和夫子,这个落单的骗子也没本事捅出多大篓子。

这可伤了左道长的心。

其实,说是扔掉,也不全对,至少人家还是派了两个跟班,半真不假地跟踪着他。

可是,再看看这两个“跟班”......

左道长真是鼻子也要气歪了。一个瘦得好像猢狲成了精,一个驼得就像顶了一口锅,显然都是从前线淘汰下来的老弱残兵。能奔达用这种人来看管他,简直是对上善天师个人价值和捣乱水平的巨大蔑视。

凭什么,程青雀就可以被当个宝贝,牢牢锁在“新居”里,还有个美貌少女同榻而眠,夜/夜厮守。

而他,却要面对这样两个东西?

道长真是忧伤极了。

何以解忧?唯有吃喝。

游春赏景,吃遍孔城,成了道士发泄愤怒的唯一方式。

按照他与程夫子、陆上仙的约定,左道长就此在孔城开始了“游春”。

孔城四央临崖,东、南、北劈崖而建三座城门,皆为妖林封锁,形同虚设。

行于三门前,只能看见城墙外天空里弥漫的瘴气,城墙上林立的兵戈,令人不寒而栗。

唯一活路在西门。西门直通驿路,与帝国相连,是全城命脉所在。因为这个原因,别地的城池都是南北格局,孔城的规划却是东西走向。据说,一切都经过了崔皓先生的精心设计。

崔皓,正是那个在白猿匪寨丢了婆娘的文弱书生。左道长可不曾想到他还有营建规划的本事。

由西门开始,一条可并行八马的宽阔大路,将整座城一分为二。

左玄吵吵着说自己进城那日曾看见过一家颇有风情的茶寮。他便以此为借口,带着两个“跟班”,沿着这条路,穿城打马,缓缓而行,伺机观察。

越过外郭窄窄的耕作带,再穿过悠长昏暗的内城门洞,中心大道映入眼帘。

大道将城区分为南、北两部,道旁皆是高墙,临街除了统一规划的“坊门”外,竟然没有一扇民间自开的门窗。街墙后每隔一段便设有箭楼有哨兵警戒,坊门口亦有兵丁把守盘查。

他沿着大道走了半日,道上干净得出奇,不见一个闲人,只能听见自己和跟班的马蹄声,清清楚楚敲进耳朵里。箭楼上驻军一双双警惕的眼睛死死锁定他,盯得他如芒刺在背。左玄越走越慌,这哪里是贵客“游春”?分明是囚徒“游街”。他忍无可忍,便挑了一个坊门想要逃进去,却遭到了坊丁的呵斥。

原来城中男女全部按照籍册所录,居住在他们应该在的位置。

道长左玄初来乍到,自然查无此人。

还好两个跟班带了将军令牌,坊丁这才放行。进坊之前,他们还不忘反复搜查道长随身之物,不但刀剑笔墨全收走了,就连小小的火折子也没能过关。

看来“盘查奸细”的坊丁就是孔城最体面的人了。

在“跟班”的精心指点下,左道长终于重新看到了街墙后的“明媚春光”。

所有小路垂直交叉、纵横相连,其间点缀了精心布置的市集和行人。左远道相信,那几位宫中的“画师”一定也已经被城主安排到了最好的景观位,和他一样“尽兴赏春”。

左玄这才明白,为什么他们当日入城时没有走“正道”,而是被刻意带进了蜿蜒曲折的坊巷中。因为只有在坊巷中,才会既看见十分悦目的“繁华”,却不会知道这些繁华其实都被高墙恶卒牢牢关住。

棋盘格局本也寻常。可这孔城毕竟只是一座边城,竟能规划得如此严禁,实在令人惊叹。怪不得,河洛诸郡都知道孔城的荡寇将军治城有方。

要有多少财力物力人力,才能铸造这样一座庞大的“牢笼”?孔城繁忙的商贸不过是出好戏,进出城的手续极其严密,城外人很难来此地落脚,更不可能创造多少财富。朝廷必然也不能为一座边城拨下太多钱财。那么,仅凭外郭的一圈薄田,城众又该如何能自给自足?

这笔账越算越糊涂,这座城也是越看越古怪。

道长满腹狐疑,再细细观察坊门、街墙、大小房屋。

原来这里的建筑物不论大小用途,几乎都是减地留墙,从台地表面向下挖出来的。若以城外的地基为比照,那么可以说,孔城的一大半都被埋在“地下”。除了清河带他们去逛过的那几个“市肆林立之处”,旁的街巷大多狭长而幽深,很像是蜿蜒曲折的地下战壕。若能寻到高处,俯瞰全城,应该可以发现,整座孔城就像一个巨大的风水墓穴,也像一座严谨的军事堡垒,仿佛还是按照什么卦象精心布阵。

是什么卦呢?

是能生财集气的风水术吗?

那这卦象又和不周山有何联系?

左道长不甘心。可惜他使尽浑身解数,也很难通过只鳞片爪探得真相。他向“跟班”打听,本城最高处所在。二人异口同声推荐了“辩奸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