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李靖三人面面相觑。
李世民无奈摇头道:“药师以为此战有几成胜算?”
李靖神情一凝,苦笑道:“徐世绩受到过阳城公孙颖点拨,兵法超群,若他不知我军突厥铁骑的存在,上有七成把握。”
李世民眼睛一亮,追问道:“那他若是知道呢?”
李靖的目光落在了地图上标注的徐世绩部,沉声道:“只有三成!”
顿了顿,李靖接着又补充道:“若敌将换做孙颖,属下……绝不敢施展此夜袭之计!”
“为何?”李世民心神一沉,脸色也有些难看。
提起孙颖,就像是一个天堑,牢牢阻拦在他面前。
如果换做王世充那个草包,他估计自己现在连洛阳都拿下了。
“孙颖之才,惊天动地,算无遗策,近乎神矣!若他驻扎于宜阳城外,必然是走一步,算十步,推演过无数可能,别说偷营,末将若无万全把握,连城都不会出!”李靖眼中流露浓浓的忌惮之色。
“就是不知道这个徐世绩,学了孙颖几成兵法?”
李靖深邃的眸子,望着地图上的徐世绩部。
自始至终,他都没有把徐世绩当成真正的敌人。
徐世绩才二十四岁……
虽然被孙颖看出来了他的才华,点拨了一番……
但李靖深知,徐世绩太年轻了,没有经过什么大战,太缺实战经验了。
没有实战经验的将领,永远是纸上谈兵。
……
宜阳城外。
帅帐里,徐世绩正在看主公一直让他看的实战案例。
“主公编篡的这些兵法故事,当真是神鬼莫测,岳武穆,戚元敬这些人所经之战……真的让我受益良多。”
放下了许牧留给他的一些实战案例,徐世绩感慨不已。
许牧为了让徐世绩快速成长,给他填鸭式灌输了不少后世精彩的战争案例。
干旱的这段时间里,徐世绩一直在疯狂学习之中。
成长速度很快。
当天下午,他便接到了来自万民城的一封许牧的信。
看完信后,徐世绩激动不已。
“好一个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徐世绩握着信,忍不住喃喃自语。
这句话之霸气,毕露无疑。
虽然平淡,但却极为霸道,显然,主公已经把整个河南,视作自己的囊中之物了。
在信中,许牧告诉他,让他和张须陀配合,尽快收复宜阳和新城两座城池。
当然,若能把李世民的十万兵马彻底留在河南……
那就更好了!
至于计策,许牧没有给他们定,只给他写了四个字,随机应变……
没办法,外界局势变幻莫测,而且许牧对兵法才是真正的纸上谈兵。
他只是知道案例,但连兵法调度,阵型摆放这些都不甚了解。
若强行指挥,怕是会葬送了徐世绩和张须陀两员猛将。
反正该教的,他都教了。
接下来就看徐世绩和老张的。
徐世绩擅长开拓进取,学习了后世诸多名将的战争经验,而老张深谋远虑,极为稳重,两个配合之下,许牧觉得,一定能碾压李世民和李靖的配合。
……
当天夜里。
徐世绩在子时的时候巡视了一番全营,才缓缓睡去。
却没想到,在卯时时分,被一阵喧闹声吵醒。
“敌军偷营了!”
战马嘶鸣,刀兵碰撞,还有听不懂的异族语言,直接冲入了整个大营。
徐世绩麾下收服的瓦岗军两万兵马,在睡梦中被惊醒,吓了一大跳。
就差变成了溃卒,四散而开了。
除开守夜的士卒外,大部分士卒都是卸甲而眠,兵器也没有在手,慌乱之下,更是作鸟兽散。
好在此时,在全军之中,有一千身着黑甲的士卒关键时刻站了出来。
他们乃是万民城最早的那一批老卒,曾在张须陀麾下南征北战,早已习惯了身穿厚甲睡觉。
察觉被偷营后,他们立即站了出来,组建列队,形成了一堵黑墙。
在卯时时分,更是与黑夜融为了一体。
“听我战令,后退者斩!”
其中一个千夫长站了出来,沉声大喝。
“主公曾言,铁骑不可怕,千万不要自乱阵脚!只要让他们坠马,他们将任由我等宰割!”
这一千人,和其余四散而开的溃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一番喝令之下,一千人组建成的黑墙,更是犹如一座山峰,岿然不动,牢牢挡在了……正率领突厥铁骑冲锋的乌骨力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