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鹜此时脑袋的汗水下得更急,他的腰几乎弯成了九十度。浑身抖抖索索。让人怀疑他是否会突然瘫倒。其实阳鹜心中并没有表现出来地那么害怕,阳鹜自小好学,卓识不凡,初任平州别驾,多次进献治国安邦之策,大多被采用。慕容廆认为他是个奇才,升他做辽东太守。咸和八年(公元333年),慕容廆卒,其子慕容皝嗣位,任用王诞为左长史。王诞以阳鹜才能超众为由,把左长史的位子让贤给他。阳鹜在辅佐慕容皝时,坚决不同意慕容皝立即进兵中原,而是要先灭扶余,后平高句丽,巩固辽东。慕容皝利用十余年的时间,终于将高句丽灭亡,高句丽残部退往平壤立都。在这个时候,慕容雋继位,正式巧遇到冉闵率领后赵军连克燕国二十八台城,斩杀鲜卑慕容部七万余健卒。后来冉闵立国,皇帝慕容雋担心冉魏报复燕国,偏偏在这个时候,阳鹜又力排众议,鼓动慕容雋灭亡冉魏,进入中原。
果然阳鹜又成功了,燕国不仅在两年有余的时间内灭掉了冉魏,同时雄霸北方,拥有并、冀、平、兖、青、洛、豫、平、营、幽州,其疆域“南至汝颖,东尽青齐,西抵崤黾,北守云中”,与关中的前秦平分黄河流域。
阳鹜得到慕容雋的皇帝赏识。从偏安辽东的一个别驾,成为北方霸主的司空,现在燕国大有统一天下之势力,他还暗暗自得呢!
不过在任何一个时代。无耻地人总能活得比英雄更长久。卑鄙是卑鄙者地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地墓志铭。恰恰是阳鹜这样地人。能够在五胡乱华政治风云突变的时期,成为人生的赢家。
慕容雋受不了这个耻辱,他认为高敬宗就像是老鼠根本不敢与他堂堂正正共谋一战,?刘牢之席卷河内北实则一点也不出乎高敬宗的意料,燕国兵马大都集结在东郡、濮阳一带,河北地区燕国守军本来就空虚,加上事发突然,燕军粗疏于训练,装备也不值一提,而刘牢之的第一师,将士们都是悍不畏死的精锐步兵,而且最重要的是,夏军装备比起燕军精锐也是只强不弱,对付燕国二三流的地方警戒性质的军队,自然可以如同秋风扫落叶。
要说出来,内卫在北伐过程中也功不可没。高敬宗对情报的重视,超过了在这个时代所有人。在这个时代,各方势力大都懵懂,除了王猛重视情报以外,其他就简直是两眼一抹黑。夏军北伐,都可以说是内卫与锐士营在前面开路,针对各地守军情况、布防、以及装备如何,都作过详细的调查。
而第一师的战略,完全是采取主席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第一师对燕国各郡县城防情况了如指掌,那屯兵急切难下的重镇,一概置之不理,专门攻打虚不设防的小县小镇。简直如同流寇战术,“欺软怕硬”偏生立收奇效。
看到慕容雋既然到达暴走的临界点,阳鹜这才胸有成竹的上前躬身道:“陛下,臣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