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蒜子道:“那皇弟以为,应当如何处置?”
司马昱道:“无毒不大丈夫,杀了高敬宗!”
“若是杀了高敬宗,三十万北府军反了怎么办?”褚蒜子冷声道:“若三十万北府军引兵南下,打着为高敬宗复仇的旗号寇关,如何才能抵挡?”
司马昱喃喃的道:“这……”
升平四年丁卯日(既2月13日)高敬宗在建康城外幕府山校场誓师北伐。幕府山就是建康上元门外至燕子矶的一段山脉,晋元帝自广陵渡江,丞相王导建幕府于此山,因名。(但根据近年考古发现证实,幕府山早在东吴时期就已有莫(幕)府山之名了。)
此时幕府山校尉戒备森严,衣甲鲜明的北府军新军将士,列阵而立。
高敬宗在建康城只有三百亲卫,尽管报名参军的百姓多达万人。但是高敬宗却淘汰老弱,六千余将士神情激动的望着校场上的点将台。高敬宗站在点将台上,东晋皇帝司马聃振臂高呼:“不破邺城,誓不还师!”
高敬宗单膝盖跪地:“臣奉旨,不破燕贼,不复中原,誓不还师。既然天崩地裂,翻江倒海,哪怕战至一兵一卒,臣死不南归!”
“不破燕贼,誓不还师!”
“不破燕贼,誓不还师!”
六千余新军将士振臂高呼,声音之大,直冲云霄。
斩三牲祭旗,高敬宗手捧安北大将军印,高呼:“大军——出!”
旌旗招展,六千余北府军新军健儿雄赳赳,气昂昂踏着坚毅的步伐,朝着长江之上的浮桥前进。
高敬宗走了,对于某些人来说,就像一颗小石子丢进长江,根本没有掀起一丝涟漪。东晋朝的风流名士多了一些谈资,多了一些吹嘘的元素,仅此而已。
这次高敬宗并没有让谢道韫跟随大军北上,事实上高敬宗对于这场将要发生的大战也没底。此时的历史,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原本应该死去的慕容雋,不仅活得好好的,反而率领三十五万燕军步骑御驾亲征。
原本已经生命进入了倒计时的司马聃,同样也活得活蹦乱跳。而高敬宗尽管取得了连番的胜利,事实上他不仅不是一名出色的将领,也不是一个军政两全的政治团体领袖。一旦这次战败,他将成为最大的背锅侠。
高敬宗依旧轺车轻尘,依旧不着甲胄,白衣长衫,大袖飘飘。可是内心里,高敬宗却乱成一团。这一场仗是至关重要的,是非胜既亡的命运大决战。
全军渡过长江,已经是翌日的清晨。望着大地吐出的嫩绿,高敬宗轻轻吐中胸中的淤积之气。
“战,便战罢,惟死而已!”
就在高句宗率领军队北上的时候,燕国都城邺城,慕容雋也举起了声势浩大的誓师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