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吧小说网>都市小说>法硕历险记> 第一百零五章 安勿忘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五章 安勿忘危(1 / 2)

创保科技提出上市申请后,很快就得到交易所评委组的初审支持。在双重申报制要求下,香港证监部门也参与到上市申请审核中。在经历一系列严苛的调查与质询后,创保科技的上市申请,才最终以全票同意的结果获得批准。

夏成才主导的上市计划,进入到关键的市场推介阶段。这个时候,创保科技的合作承销商,可以寻找潜在的基石投资者,公司管理层要进行反复的路演。他们不断与潜在投资者交流,以期初步确定投资者的认购意向。

在林宽的专业指导下,创保科技的上市之路顺畅了起来。

在港股市场中,基石投资者一般包括拟上市公司的战略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和主权财富基金等。基石投资者通常可以认购发行规模的百分之三十到百分十四十,锁定期一般为六个月。因此,为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风险,投行一般会在定价前两到三个月,开始试探潜在基石投资者的意向。

创保科技探索出来的“医药服务理赔化、健康保障服务化、医药保险融通化”的模式,在行业独树一帜。公司的各项财务指标稳健,同时战略定位也符合政策导向。在交易所的大力宣传下,创保科技很快便吸引来了一大批国际基石投资者,掀起了一股保险科技的热潮。

牛巅这些年在资本圈积累的脉关系,此时也发挥了关键作用。夏成才会见了一波波的投资者。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为“管理层说明会”,即向外界推介公司和团对,以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确定投资者对公司发展的关注点,以最终确定投资者认购意向及定价区间。

如何巧妙与承销商确定股票价格,这是IPO过程中最关键的部分。作为公司上市筹备团队,通常希望以最高价格把公司股票卖出去。而作为投行执行团队,则希望公司能够以相对低的价格来定价,便于售出股票。在定价环节,公司筹备团队与投行执行团队处于博弈状态。

博弈的背后,实质上是利益与风险的平衡。正如林宽所言,定价高与低,无绝对数值。这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哲学。价格定高了,不利于包销商向投资者出售股票,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上市之后上涨空间。反之,价格定低了,公司融到的钱就少了,且暗示公司对当前的估值和未来的前景缺乏信心,会使得整个公司的募集资金受到影响。

在“医药数字化”与“保险服务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夏成才带领团队完成了阶段性目标。他自己从一名法律背景的保险创业者,成长为一名“与市场共舞、与资本博弈、与监管共生、与团队共进”的出色企业家。

此时此刻,他才开始觉醒到:上市的梦想不再属于任何一人,上市只是起点,奋斗永无终点。这是一种信念,也是一份担当,是对当前的认可,也是对未来的期盼。

作为“险田”的守望者,夏成才显然看到了绵延不绝的“险途”。

如果当前的每一次突破,注定将会给行业带来持续的价值改变,那么,之前所经历的任何挑战和挫折,终将证实拥有价值。

创保科技在香港提交上市申请后,各路媒体蜂拥而至。他们纷纷将目光再次投向了夏成才——“法律界杀出来的保险大黑马”。大家对创保科技的成长速度感到惊叹的同时,也对公司的业务模式另眼相看。当然,也有竞争者以“超越监管边界”为由,试图对夏成才团队制造新阻碍。

作为“保险姓保”的行业代言人,夏成才对保险科技的发展趋势与监管倾向有预判。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定引起质变。此时此刻,外部的任何责难,不足以影响到公司的上市进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