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受任何打扰,他选择独自一人去了一趟敦煌。一人行走那苍茫、神秘的古丝绸之路,让内心的杂念散落在辽阔大西北的尽头。
在鸣沙山的漫漫黄沙里,夏成才肆意地奔走着,感受脚底与细沙摩擦的奇妙刺激。那些烦忧、诱惑、愤恨等情绪,统统都烟消云散。一人的西北之旅,让夏成才的内心得到了片刻的歇息。
他边走边悟,走走停停,与大自然对话,向灵魂叩问,跳出利益的束缚,去考虑更为长远的问题。结果,一切慢慢变得清晰起来。他看清了很多事物后面的关联,也明白了有些人注定就是要承受更多。因为每个人肩负的使命,以及内心的向往,本身就千差万别。
既然选择了远方,就无需去羡慕脚底下片刻的安逸。
旅游期间,他回旅馆才会回复外界电话。许久未联系的国民保险老同事,纷纷来电提前表示祝贺,同时也表达了可以合作的真切愿望。不管老领导佟挺、陈凯、游马,还是前同事唐宏、马挺、曹盾,都在差不多相近的时间来电问候了。
就连政法大学老同学郝达、朱强也都主动联系,表示了可以合作的意愿。夏成才身在“古丝绸之路”,跳出了既有的办公环境,回头审视这些关系中的利益触碰点,反倒看清了自己的优势、价值。
一周的西北之旅中,夏成才主动向外界打了一通电话,那就是向邱老师打的生日祝贺电话。
这一天,他在青海湖。在看过了枯树、雪堆、瘦马和荒草之后,他找了一块人烟稀少的草地坐了下来,戴上了墨镜,看着远方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内心变得平静。一种奇怪的想法涌上心头:等哪天干不动了,自身使命也都完成了,可以选择在这片与世隔绝的草地上,以这种独处和回味的方式,去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
正在冥想之际,他的手机持续振动起来。原来是同门群里大家在向邱老师发出“生日快乐”的祝福信息。他才意识到,原来今天是邱老师六十四岁生日。没有犹豫,昔日的种种温暖画面突然闪现,他想起恩师的教诲与提携,便拨通了老师的电话。
在一望无际的青海湖畔,看着一阵阵走过的羊群和马匹,置身于天地的苍茫之中,夏成才听到了邱老师的声音后,异常兴奋。那是一种很难用语言去形容的感激之情,也是一种刻骨铭心的寂寞。
他知道,自己一路走来,遇到了很多贵人,值得他一辈子去感恩。邱老师永远是除父母之外那个自己最应该去感激的人。
天没有界限,地没有尽头,前方是苍茫芒的一片草原,后方是白皑皑的一片雪山。
青海湖畔的时间仿佛已经静止,所有的外界躁动都不会在这里留下半点的影响。
置身天地间,内心变得通透,能够释怀困扰已久的心结。
唯独只有内心的孤寂,那种深入灵魂的孤独,会时不时地过来侵扰一下。
也正是这种刺心的阵痛,让夏成才感受到了生命的真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