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嘴里嚼着糕点,狐疑地看了淑凤郡主一眼,“你也姓徐?”
“是啊,是不是很巧。”
长公主没再理会她,继续自顾自地吃点心。
青黎又同淑凤郡主聊了好一会儿,才回到自己府中。
等她再次来到长公主府时,发现府中哭声一片。
看着那一个个抱着包袱的面首依依不舍地站成一拍,青黎觉得有些头痛。
“你真的要将他们赶出去?”
“怎么能说是赶呢,我可给了他们不少的银两,还给了他们自由身。”淑凤郡主老气横秋道。
“况且现在家中多了个孩子,总不能一直这样乌烟瘴气的吧,如今母亲都这样了,他们还是要不停地往母亲跟前凑,实在不像话。”
青黎一时无语凝噎,看了一眼正在内室同金嬷嬷玩木偶娃娃的长公主。
也不知道长公主这六岁到底是真是假,若是假的,怕是她现在心已经在滴血了吧。
自己好不容易养了这么多年的面首,竟然就这么被女儿给打发了。
可女儿却只打发了自家母亲的面首,自己的面首还好端端地养在院子里呢。
青黎心中叹了口气,却也不便多言。
而言伯侯府最近也在忙着和萧家退婚的事,可退婚没等来,倒是等来了宫中的传话。
“入宫?就我一个人吗?”青黎有些诧异。
青府众人对此却没有什么想法。
“或许是找你问问事情吧。”祖母道。
青黎点点头,随着宫人一同往宫中走去。
刚到宫中,还没走上两步,青黎就和宋延舟来了个照面。
“我送你进去吧。”
“你怎么会在这?”青黎十分疑惑。
“刚从三皇子那出来,听闻你进宫了,特意过来看看。”
青黎点点头,当做应下。
也不亏他在言伯侯府白吃白喝那么久,如今还会照顾人了。
待皇上处理完国事,便召见了青黎。
而在大殿中,大皇子和皇后也在此。
青黎见此,也明白了今日为何召见她。
青黎缓声行礼,皇上连忙让青黎起来。
“不亏是青安之的女儿,的确是不落俗啊,今日叫你过来也不是为了别的,那日你在游湖时,都见到了什么,都与朕说说吧。”
“回皇上,那日民女同万家姑娘去郊外游湖,遇到了大皇子的画舫......”
青黎一五一十地将事情说了出来,只不过那画舫中的女子,她只说没看清,也不知道身份,只是不小心落水。
青黎讲完后,殿里安静了一会儿,“倒是侠义心肠,很有你母亲当年的风采啊。”
最后,皇上斜眼看向自家的大儿子。
“敬意,你可知错?”
大皇子连忙跪下,“儿臣知错。”
“错在哪?”
“儿臣未能即使搭救那名女子,反而让青姑娘成为了众矢之的,实属不应该。”
三皇子见此,在一旁插嘴,“好在青姑娘在,才未能酿成大错,若是让外面那些官员知道皇兄的船上差点弄出了人命,这可了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