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所有的探子都是这样回复,让皇上不由得放宽了心。
这能人异士居于官宦府邸,也不是什么怪事,而且这言伯侯府也并没有让别人有他该有的用处。
只是养在家里罢了。
想到这里,皇上不由得有些庆幸。
还好这言伯侯府是个不识货的,才让他捡到了这宝贝啊。
“大师先前的预言与事迹,朕已有所耳闻,大师当日独身入晋王府,言明邪祟一事,可谓心怀大义啊。”
“朕想来惜才,也在天下间广招能人异士,不知大师可愿入玄清殿,为朕分忧?”
梅丰道长闻言,神色愈发严肃。
“陛下乃难得一见的明君,若能为陛下分忧,实乃贫道的造化。”
用最正直的模样,说着最谄媚的话,这一点他向来擅长。
且青姑娘说了,这位皇帝最喜欢别人夸他贤明。
-
第二日,早朝。
皇上命人宣读了一封将梅丰道长认命为国师的圣旨。
道长自称梅丰,这是他先师为他取的法号,皇上亦没有让他改封号。
而朝堂上的众人看着那立于台阶上的道人,皆是神色各异。
“陛下。”
御史站出来,正色道:“此道人不知道身份和来历,又究竟有什么才能?陛下贸然封其为国师,不知是否有些心急?”
“若当真是有一些本事,先让他入住玄清观也行,不用直接封为国师啊。”
“如今民间道士横行,其中不乏有故弄玄虚之徒,还望陛下能够三思啊。”
这一来就封个国师,实在是有些冒进。
朝堂中,又有几位官员出来附和。
晋王也立于朝堂上,他看着那立于台阶上的道人,掩去了眸中的神色。
皇上面对百官的谏言,面上依旧是一片祥和之色。
这些反对的声音的确在他的意料之中。
但这只不过是因为众人并不清楚这道长的实力罢了。
“诸位爱卿有所不知,这位梅丰道长并未寻常之人。”
“他曾经预测过奉天殿会生变故,也推测出了奉天殿之所以会出变故的原因,甚至判断出了邪气的藏身之所,这亦是分毫不差啊。”
皇上说完,看向晋王的方向,“诸位爱卿如若不信,可以问问晋王,晋王也是十分清楚此事啊。”
这话一出,朝堂中开始骚动起来。
许多双眼睛齐齐看向晋王,却没有人敢询问半句。
今日里晋王世子被关押,此事在京城传的是风生水起,但众人只是感觉到无比怪异,却没想到,竟是跟奉天殿被雷劈有关。
如果关乎国运,那晋王世子就算是在大的皇室,怕也是活不成了哦。
“百官中想起了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原来竟是传闻中的那位道长啊。”
“之前我只当做此事是谣言,没想到竟当真有人能算出这等玄机,这可真是高人啊。”
晋王此时也上前走了一步,“此事的确是有亲眼所见,梅丰国师不仅本领过人,并且心怀大义。此人若能为陛下所用,当真是昭国之幸啊。”
“恭喜陛下。”百官复议道。
皇上看着这场景,满意地点点头。
他的皇弟最是懂事的,永远知道怎么做才是最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