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对这条消息也传播得极快,已经有第一大新闻之势,毕竟,癌症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不可战胜的。而畅舒公司颠覆了这个观点。
如同华南虎的照片真伪甄别一样,网上也开始传言,萧氏医院的那个癌症病人根本就是一个托,而那些病例都是伪造出来的,那个抗癌一号也许对癌症是有一些疗效,但远没有传言中那种神奇的效果,并且据说还是医院内部的人士传出来的可靠消息。要不是萧家有些背景,可能上头很快就会派人下来调查了。
这种谣言愈传愈广,愈演愈烈,但是赵海军还是始终按照李畅的交代,根本不与媒体接触,不做任何解释。
李畅把生产的事情交给赵海军,自己和傅教授投入了医治白血病的抗癌药物的研究中,医院方面正在用畅舒公司的抗癌一号进行对其它癌症的治疗效果的研究,从医院反馈的结果来看,这种药物对其它的癌症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能彻底根除。因为从基因变异的角度来看,不同的癌症,虽然有一些相同的发病机理,但反应在基因序列上,还是有些许不同,这些不同就造成了不对症的药物不能彻底根除病灶的现象。
即使是这个结果,对畅舒公司和医院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结合手术、化疗等一些西医手段,这意味着能延长患者数年的甚至十余年的寿命。相对以前的治疗手段,已经是一个极大的进步了。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针对白血病的抗癌二号药物的研究进展得比较顺利。不过,这里说的顺利只是在研究思路和方向上,具体到配方上,大部分药物也是可用的,只是少部分需要调整,并且在剂量上也有所增减。这项研究,如果没有李畅的变态的模拟仿真功能,即使找到了研究思路,要完全研究出合格的抗癌药物出来,还是有相当长的一段研制周期,并且还不一定能保证可以研制出来。如果按照常规的试验方法,要对很多种药物的组合,药物的不同剂量的组合,这种遍历的工作量是惊人的大,其过程也是惊人的漫长。
李畅现在每天的生活节奏分成了几大块,上午去学校,这个学期选了生物工程系的本科课程的太多的学分,还是要花点时间去图书馆翻书。对李畅来说,阅读就是翻书。李畅开始想用一种变态的学习方法,就是直接扫描图书,然后在大脑里复原图书,做过这种试验之后,李畅哭笑不得地发现,在大脑里,图书的存在形态是微结构,获得的信息只是图书的纸张和墨的信息,也可以把进行模式识别,把文字抽取出来,不过这样做怪累的,还不如直接翻书来得爽快。其实,在李畅看来,翻看散发着油墨气息的书本,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如果有力学系那边有赵教授的课就去听听,顺便把以前自学时碰到的问题向他讨教一番。赵教授一周也就两次课,李畅每次都从赵教授的授课和其后的请教资讯获益良多。经历了李畅几次魔鬼般的咨询之后,赵教授一见李畅也有点头疼,因为只要有李畅在,课后的休息特定是取消了,中午节省了午饭钱,因为都是李畅请客吃饭。可是吃了几次后,赵教授才发现李畅的饭不是那么好吃的,从那以后,如果赶上中午饭,李畅客气地要请客,赵教授都会逃之夭夭,跟他在一起吃饭,早晚会被他没完没了的问题弄得没了胃口。
朱珠母亲出院之后,基本上是在家隐居,很少下楼。她现在是明星人物,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人认出来,然后就会被一帮子人围上,被一堆的问题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