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那张猛、张芝、张昶三子,乃是名将之后,度辽将军张奂若是有灵,估计也会痛恨其叛逆后人。”
种辑本来听得很认真,发现皇甫嵩的理由都很对,可听到最后他有些疑惑,这理由也太模棱两可了吧!
他迷惑不要紧,不过他那疑惑的眼神在皇甫嵩确是别的味道,于是他继续笑道:“王司徒的麾下并没有什么能力之人。”
“如今王司徒已经年迈,不久之后便有种人物上选,若是阁下追随于我建功立业,未来之事为未可知啊!”
这句话简直就是太明显了,种辑就是傻子也该听出来他触碰到大将军的雷池了,这又是诱惑又是威胁的语气。
他吞了吞口水。
种辑必须得做好心里准备,他的这位大将军对待汉朝的忠诚那是没得说,可在私下里纯粹就是无情无义的小人。
这种性情估计就是家族遗传的。
方才他逾越的雷池,估计他一辈子也不会知道,这可牵扯到凉州三明的政策恩怨,当年这三人在剿抚方面则分为两个阵营。
皇甫规、张奂赞同“抚”,而段颎则赞同“剿”,这种场景看公孙瓒和刘虞的关系就可以推断,安抚和剿灭是永远对立的。
不过安抚阵营中皇甫规的地位是大于张奂,可是张奂明显耍了小手段,在很多事情上抓住机会,随时借机发难。
这样的反复使皇甫规逐渐的失去军队的控制权,这本来就是将领之间的长事,可在皇甫规乃是皇甫嵩的叔父。
皇甫嵩也是靠他叔父的名字才得以在黄巾之乱时被委以重任,他一直都认为皇甫规是郁郁而终的。
是被张奂害死的!
皇甫嵩没有见种辑闭嘴沉默,很是满意的点点头,他虽然有公报私仇的意思,不过那他也不会忘记国家大事。
没有凉州那些叛贼,他照样可以歼灭敌军。
最近听说燕北的领军人公孙瓒之子公孙续竟然找借口回到了京师,这让他不免有些失望和尴尬。
本来他的目的就是让公孙续死守在故道,这样可以牵制董卓至少十万兵马,结果还跑路了。
这还不算什么,临时跑路和临阵脱逃一样是触犯军法的,然而人家给的理由更大,天子亲传诏书回京。
皇甫嵩不知道这么个燕北的小娃娃回洛阳城干嘛,可他一走他手下这帮兵马该怎么办?
就不怕有人趁机夺权投靠董卓?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公孙续还真就没有想过这件事情,他甚至连夜快马加鞭的传令,让张郃成为大军的统帅,使田豫速速回到洛阳。
公孙续之所以这么做无非就两点,一就是他入蜀之策整顿的太仓促了,他必须得找他这位兄长商量商量。
当然他也要和公孙续一起入蜀,为了防止田豫道路上不安全,公孙续算是把典韦也调回来护在他左右。
这位人肉大猛将也是可以跟着的,至于第二点,当然是公孙婧的原因。
这位对田豫茶不思饭不想的阿姊,公孙续那是实在不忍心,咱也是不明白,那田豫除了会摇摇扇子。
那里帅了?
现在公孙续此刻估计都忘记了,他第一次见到田豫的时候,都快惊为天人拥抱了。
其他人秘密出使的人都是任命官职,基本上可以就出城了,可是卢植不一样啊,威望特别高的他是出使。
还是出使极其危险的川蜀之地。
里面不仅有很多官员来回讨论,还有大量出使的繁文缛节,公孙续还以为出使就是带着礼物和嘴就可以呢。
结果他现在算是被上一课。
看着眼前四目相对的田豫和公孙婧,公孙续也很是识趣并没有打扰他们,而是拉着典韦去他的房间。
一开始典韦有些摸不着头脑,可后来看到一对武器后眼睛都在放光。
双铁戟!
公孙续当初在故道就说过,要送给典韦一件礼物,这双铁戟打造成本太高了,想要在东汉末年打造出铁器不是有多难。
难的是如何不被人发现!
不过显然公孙续看到典韦那高兴的申请,他感觉这风险冒的值,这样估计典韦会忠心的誓死相随自己了吧。
当然这都是公孙续的猜测,具体什么样子,只有这位抱着双铁戟感激涕零的憨憨才会知道。
公孙续做这一切都是在筹划准备,他必须要带着绝对忠诚与相信的人出使,中原他是不可以再待下去了。
因为……
河南中部掾闵贡死了!
而且就死在了司徒府之中。
这其中到底都有什么猫腻,公孙续是不知道,他也不想知道,他反正这觉得这中原地带早晚。
腥风血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