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吧小说网>历史小说>虎啸山河> 第一百一十五章:舌战群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五章:舌战群儒(1 / 2)

崔州平

田豫不知道他的名气,可公孙续知道啊,东汉时期就他这小子隔路,和他爹崔烈处的和朋友一样。

古代就有这么另类奇葩,被后世当成是美谈,同时期的《孔雀东南飞》就是这样,本来在当时是嗤之以鼻。

最后那句“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就可以看出来,这是被当成反面教材了。

结果慢慢的流传于后世,差点都快成为可歌可泣的爱情典范,“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使多少人催然泪下。

这就是时代的差异。

就像崔均,他就是说他爹崔烈在当太尉的时候有铜臭味,而崔烈打他他就跑,甚至说道把他爹都给快说抑郁了。

在当时他就是狂荡不羁的懒人,而在后世那就是个幽默的才子,讨伐董卓时与袁绍同为平级统帅。

不过崔均之所以名气大不是因为这个,还是因为他和颖川石韬石广元、汝南孟建孟公威、颖川徐庶徐元直并称为“诸葛四友。”

借千古一相诸葛亮之名而搞的天下皆知,不过此人可以看出虚荣心很强,讨伐董卓都过去多久了。

各路的盟军都已经解散回家了,结果他头上代表权利与儒雅的缣巾就是不摘,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以前曾是统帅。

“田先生大才,小子服气,不过学生有言在前,若某天先生才尽不能教我,学生当随时离去。”

田豫听到崔均这么说后,乃是大笑道:“州平快言快语,诚实人也,心性正与我相佩,此弟子我便是收了。”

“好,好啊。”

崔烈口心都是十分高兴的很,赶紧把这个怪胎给整走吧,老夫再让他气几回,绝对是要死翘翘的。

公孙续自然愿意道:“虽然国让为我授业恩师,但却未正式参拜,州平若先行一步,可就是国让的大弟子了。”

“哦?”

崔均还未等公孙续说完,直接便随便拿了一杯茶向前跪拜道:“师父在上,博陵崔州平愿意败你为师。”

“哈哈,好。”田豫看向公孙续有些无奈,这主公当真是鬼点子多啊,看来他是想要眼前此人了。

也罢,收了。

这边拜师的热火朝天,可把王允和杨修等人晾一边无奈够呛,这怎么讨论经学变成拜师大典了。

杨修看到田豫独树一帜尽显风光,他肯定是不乐意的,他还要证明给他父亲杨彪看看,谁才是万众瞩目的人才。

刚想要出言刁难,只见王允身后人出言道:“公孙公子以经学充当书童,即使赢我等众人又有何骄傲,”

“若真要比亲自可敢否?”

王允不经意回首看看,出言者正是自家的侄儿王凌,他对这个侄儿可是比亲儿子都手,于是更是推波助澜道:

“本相见各位经学卓著,各放异彩,不如各位学子观论时之格局,可有谁能胜过我侄王凌否?”

他对于他的这个侄儿很是放心,王凌文武双全这是京城皆是的事情,不久后便会随大将军皇甫嵩西征。

时之格局谁能比过他?

王凌相貌英俊,此时更是放声道:“此龙渊剑乃天下名剑,相信无人不想得,但儒学论道在下肯定不及众人。”

“但若以时之格局,兵法韬略而言,在下定然不输各位任何一人。”

公孙续听到后知道这是冲自己来的,于是放弃捉弄孙权的想法,起身回礼道:“王司徒之侄,兵法韬略定当非同凡响。”

这本来就是客套话,结果王凌听到“司徒之侄”这四个字以为公孙续在侧面羞辱他,这可杠上了。

“公孙公子曾以少胜多破土垠,又血战于卢龙要塞,前不久还听闻东征鲜卑和连部,在下甚是佩服。”

“想必数番征战,对于格局军事之理定然胜过我等,小子大言不惭请教于将军,若得胜请赐龙渊。

“不胜为我解惑,也是来日西征之第一功也。”

王允听到自家的侄儿都如此大言了,他怎么都得帮一把,于是冲着公孙续言道:“无忧贤侄,此事本相为担保,若果胜其,来日西征第一功也。”

田豫看到这种场面后比较担忧,龙渊在出名也不过是把剑罢了,可公孙续

代表的名声可是以往的功绩。

若是失败那他以往的功绩,都会被当成是假冒,到时候好不容易攒起来的名气,可就付之东流了。

“主公,这……”

他将崔均拽起来后,走到公孙续身旁轻声言语:“王彦云风节格尚,近期更有王允相助为兖州牧,其志不小。”

公孙续将袖袍轻轻撩起,望着王凌更是觉得有意思,都当他是软柿子捏把,没人正视过他,都以为他靠的是他父亲公孙瓒。

汉代没有名望一味的韬光养晦,想要有所成就无疑是做梦,他算是知道为什么田豫如此冲动了。

不当为世人啊!

众人只见公孙续摇头一点道:“满座各位除王司徒外,若有审视观世胜我者,此龙渊剑不仅为赌注。”

“就是田国让这个人,我也赌上了。”此言一出所有人都七嘴八舌,最惊讶的莫过于田豫。

这是把自己给卖了吗?

“主公,你……”

没等田豫回答,一人应声而出道:“如此大言不惭前所未有,既然公孙将军论时之格局,某乃朝堂微末之臣,愿请问于将军。”

看见此人公孙续很是熟悉,当年颖川陈家一行他认识的名士豪杰数不胜数,如今言语此人乃是种拂,现任为太常卿。

“有何指教,洗耳恭听。”

对于公孙续的话种拂轻哼一声,继续言道:“将军破土垠之城乃是传闻用眼前之人,田国让为将军出谋划策,将军因此出名,不知自视否?”

公孙续没有正视他,轻喝一口茶后便道:“土垠之定确有国让策略,但自古统兵布阵者皆为统帅。”

“统帅者当聚集四方将士而成就大功,假若主将不采纳贤者,一味急功冒进而致失败,那与赵国之赵括何异?”

话语未毕,种拂后又一人接道:听说当年张纯反叛,将军于汝父于卢龙塞交战数十日,多久征东将军为主力。”

“否则将军身躯都未必全,残兵败将懦弱不堪,这就是将军所言,聚集四方将士而成就大功而成就大功否?”

公孙续看那人是屯田校尉鲁馗,于是取笑道:“大丈夫报国难而戍守边疆,岂是京城校尉之臣可懂其中惨烈而加于侮辱乎?”

“卢龙塞一战,大汉数十万英魂战死沙场,他们上不亏于天地,下报恩于陛下,而校尉既为屯田之职,又有何建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