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谁家的?”
左右有认识的便说道:“这是太尉之子。”
“杨太尉之子?”王允听到后有些微笑,并且吩咐下去文士之间的争斗都不要去管,只要不出人命即可。
另一边和曹昂谈笑风生的公孙续看王允不管,他则是看向田豫有些意外。
按照常理这是他组织的宴席,有人捣乱他竟然不恼怒,而且这意思还准备看热闹。
有意思。
不过让他更意外的是自称杨德祖的人,东汉还有哪个杨德祖,此人必是同为出身世代簪缨之家,四世三公的太尉杨彪之子杨修。
他可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一生著有赋、颂、碑、赞、诗、哀辞、表、记、书凡十五篇。
就是连罗贯中都赞叹其“笔下龙蛇走,胸中棉帛成”。
不过公孙续是真的佩服这场宴席,还没等到太学和鸿门竞争,结果却等到了官员之间的内讧。
再这么下去三股势力起来让王允随便挑,也不是没有可能啊。
反正这种情况下,公孙续想要置身事外是不可能了。
“国让,你说此人如何?”公孙续比较玩味的问着田豫,他但是要看看不一样的历史名人看一样的历史名人。
评价究竟是否符合事实!
田豫看着眼前技压群雄的杨修有些佩服道:“这人言语很是张狂,但也不免有真材实料,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世所罕见。”
“主公莫非知道此人的来历?”
啪~啪
公孙续给田豫鼓了两下掌,他还以为阎忠识人之能特别强,因积、紧兴、解鸣便是他引荐的,都是将领的好苗子。
结果经过几番试探后,他才发现田豫也是这个行业的佼佼者啊。
“国让你分析的不错,这人姓杨名修,是太尉杨彪之子,年方十五岁就驰名两京地,下笔如有神啊。”
两京指的便是长安和洛阳,这不是公孙续再特别夸他,而是事实便是如此,他也羡慕啊。
可那能咋整?
古代交通极其的不方便,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能够扬名一郡便已经是了不起的人物,像杨修这样的天才少年。
估计也就是此间的孙权,还有在襁褓中的曹植,以及未来的曹冲、周不疑可以相提并论了。
公孙续言语间不经意的看向孙权,发现这小子竟然在睡觉,这未来的东吴大帝年少时这么懒惰嘛?
可就在公孙续转过头的那一刹那,孙权衣袖下的眼睛瞪的雪亮,看来他时候要给自己早做打算了。
不然……
就在孙权密谋的同时,皇甫郦这边的热闹欲发的热烈,他知道杨修的才华很是罕见,但架不住面子上过不去啊。
于是他硬着头皮,很是咬牙羞怒道:“杨德祖,你羞辱我太甚。”
“你不也是仗着你父杨太尉,不然你又如何?”
这句话可把杨修整笑了,对于别人可能家族显赫是荣誉,可对他来说这就是一种侮辱,变相侮辱他的聪明才智。
他于是转身藐视众人,后又大步向前,直直的跪拜在王允前面,高声道:“司徒在上,请为学子作证。”
“今天宴会之臣,无论高低贵贱,若有一人可以论败我者,我必拜其为师,绝不食言,违誓者天雷轰击!”
众人听杨修说出此言,那更是引起轩然大波,看来这誓言在汉代算是很毒辣的了。
公孙续在旁边说不动心那是假的,杨修虽然恃才傲物,但也的确是极富才华之人,曹操忌惮和嫉妒杨修的能力。
可他不一样啊。
他还在苦恼马日磾不能为自己所用,幽州寒门和百姓经学都很是薄弱。
哪怕是日后公孙续有所改革,那他们也必须得懂些道理,认识一番字体吧,所以必须得有书籍和老师教导。
倘若使杨修拜自己为师,古代师如父的观念,无疑使杨修之才为自己所用,到时建设燕北之地也是重要人物所在啊。
可苦恼啊。
这杨修之才世所罕见。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天赋真的比努力管用,哪怕拥有伤仲永的例子,那只能说明:
仲永还不够聪明!
王允看到眼前的场景,那自然是喜不自胜,他的目的就是来挑选人才的,如今杨修锋芒毕露,已经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如果在优胜劣汰下去的话,最后胜过杨修之人必定是大才,到时候师徒二人同为自己所用。
啊~
美好啊!
王允反正是没想过,也不信眼前十五岁的杨修会才学盖过在场几百位才华横溢的学子和大臣。
所以轻声道了句:“准!”
杨修听到王允认可后兴奋不已,在家中其父亲杨彪对于他的才华外泄很是担忧,所以处处压迫他。
如今终于有展示的机会,于是他很骄傲的看向众人,眼神尽带不屑,语气很是嘲讽道:“请各位不吝赐教。”
在场的哪个不自认是学富五车的主,见到这种场景都是欲欲跃试,公孙续见其如此嚣张跋扈也是感叹。
他死的不冤啊。
可就在众人未等讨教的时候,一股幽幽的声音传了出来:
“不知杨公子所言,书童也可以对答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