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的确像墨珩说的一样,简直像在吵架,不过是文人吵架。
裴芩掏了掏耳朵,干脆起来到前院去。
后院的几个人,吵了一大下午,茶喝了好几壶,吵到饿的不行,这才停下来。
几位学子还有些意犹未尽,约墨珩晚上赛诗词。
墨珩一句没空,吃了晚饭,就送走了几人。
裴文东和常咏麟,萧雍三人听了大半天,记了不少手抄,经墨珩讲过,也着实获益不浅。
次一天,几位学子又过来,想求墨珩的墨宝。
墨珩给几人各送上一兜松花蛋,墨宝没有。
带着松花蛋离开的几位学子,虽然几个人没有论得过人家一个,三个小将也颇具见地,却觉得酣畅淋漓。又拿了人家神气的松花君子蛋,回到嵩阳书院,很快就把松花蛋传扬出名,并由岳麓书院的人一直带到了江南长沙府等地。
太平镇上的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议论。墨珩的学问,连嵩阳书院和岳麓书院的才子都甘拜下风,那是真的厉害。连他教过的方留明都考中进士做了官,要是他去赶考,肯定能考个状元回来!
也有更多人不再议论裴文东是靠家里的权势,考中了秀才功名。墨珩的学问好,所以教出来的学生也厉害,考中功名也是理所当然的。若不是墨珩已经为官,各地学子肯定会争相前来求学。
方立也动起心思,“把二郎也送去镇上吧!让墨珩也教教!”小儿子更聪慧,如果早两年送去,肯定也能和文东一样,能考个少年秀才回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