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迟蔚蔚分别给耀安和耀宇打了电话,告诉了他们今天上午谈的内容。因为他们俩人都不在实地,也提不出建设性的建议。迟蔚蔚希望大家能回来碰个面,把事情办妥了,他们也认为有这个必要。
终于凑了个相对空闲的时间,除了白杰和白玉迟没回来,其它人都到齐了。
听了老俩口重三倒四地介绍加上成冰河的补充,大家都弄明白拆迁政策。耀安是一个人回来的,她没有表任何态。迟蔚蔚最小,很显然不可能作出什么决定。大家都等耀宇说话,最后耀宇也没说,刘若幽说了。乡下的规矩,儿子才能得家产,虽然政策这样规定了,但是女儿拿房子的话,得一人贴儿子十万元。
成冰河冷笑一声:“我们刚买房了,没钱。你们就按乡下规矩办吧,以后你们迟家有什么事,也就别找迟蔚蔚了。”
刘若幽一愣,没想到成冰河一口回绝,一套房肯定不止十万,他怎么会连房子都放弃呢。还没等她说话,耀安也开腔了:“如果三儿他们不拿房的话,我们的也不好拿。”
一听这话,叶爱珍是最着急的,少拿两套房,不但面积上吃了大亏,在补贴上也吃亏。女儿女婿这样一说,无非是撇清了关系,以后如果真的和刘若幽处不来的话,自己一点后路都没有。她推推儿子,急切地叫了声“耀宇。”
迟耀宇知道,这圆场还得自己打,说:“这个贴不贴钱就算了,我们又不是把房子卖给你们。不过房子得让我先挑,剩下的面积你们两家才可以再平分。你们也就只能拿房子,所有现金补贴就不跟你们分了。”
“我们可以不要现金补贴,但这现金应该留给妈妈爸爸养老,你也不能拿。”耀安不急不徐地说。
叶爱珍一听,怎么两个女儿一个口气呢,当时听了小女儿讲还有几分道理。怎么现在一听,姐妹俩好象还在琢磨着这个钱。叶爱珍听着看着,眼里就透出那种可怜巴巴的神态来:“人家都巴着拆迁,怎么到我家就成这个样子了。”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
迟耀安知道,妈妈总是护着弟弟有意地回避一些问题,一旦有什么事了,总依仗着自己和妹妹解决。上大学成了姐妹俩的短,妈妈现在不会动不动就数落了,而总是感慨地说,当年如何节衣缩食地供姐妹俩读书,云云。再不然就说,弟弟当年才初中毕业,没有能力,反正说来说去,耀宇就不该管事,凡事都得姐妹俩问。作为老大,自己总想把关系厘清,比如当前,为二老扫除后顾之忧,却被父母想成居心叵测。
“妈,你想哪儿去了,我们这不也是为你们想吗?”耀安有点不耐烦,“我们没说不管你,钱是给你,又不是让我们拿走了。”
“你们做姑娘的心太黑了,给了你们房子,还要回来分儿子的财产。”叶爱珍抹着眼泪说。
迟蔚蔚在一边很悲凉,当年哥哥婚后的那一幕又呈现在眼前,妈妈黑白颠倒指鹿为马的本领一点也没变。
成冰河握着迟蔚蔚有点微微发颤的手说:“婆婆,您如果这样说的话,这房子我们真不能要,你们就按乡下规矩办吧。”
“成冰河。”迟蔚蔚急忙喊住,生怕成冰河跟妈妈之间起什么冲突。
“妈,趁大家都在,该谈的事总该谈。”一旦错过这个机会,迟耀安知道以后这更没有机会了再谈了。
“我命苦呀,生个儿子没能耐,我无依无靠,可怜啦。”叶爱珍索性放开了。
“妈妈,耀宇现在不也大学毕业了,怎么没能耐了,都四十几岁的人了,你也给点机会让他顶天立地了。”迟耀安并没有放弃,只是耀宇夫妻俩现在倒不吱声了。
“妈,你听我说完,不要这么激动。这钱留给你们养老,我们都不要,你们自己有钱自己花,不够的话,以后我们三个儿女一起抬。如果花不完,这个钱和你们的房子,爱给谁给谁,或者谁对你们好,就给谁,我们都没有意见。三儿,你有意见?”耀安转过头来问迟蔚蔚。
迟蔚蔚木然地说:“没。”她事先也没想到局面会闹僵,这也是她最不乐见的。
“还有,爸妈,你们可以住耀宇那边,也可以到我们姐妹俩那边住。再不然,还可以一家住几个月,反正由着你们高兴就是了。”
还没等迟耀安说完,叶爱珍又嚷开了:“你就叫我们不接送迟迟,你家孩子大了,就看不得我带孙子。”
“妈,”迟耀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妈妈总是有意曲解自己的意思,“妈,你知道我不是那个意思,如果你要跟耀宇住一起,我们没意见,你想带孙子,我们也没意见。”
这次谈话,都成了叶爱珍和耀安的对手戏了。
“轮着到你们几家住?我和你爸还没老到那种程度。”迟蔚蔚也看出妈妈有点胡搅蛮缠,迟耀安隐隐透出几分薄怒。
一直在旁边没说话的迟家良发话了:“你们都别说了,耀安和三儿,一人拿一套房。所有补贴,你们也就别问了,我们老俩口跟儿子过。”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