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晨阳看到一条记载。
我跟着国君北上中原,我的职位是“师帅’,率领一师军队。楚国打下了陆浑之戎。准备前往洛水。观兵于周疆。经过凌水的时候,凌水浇灌两岸沃水。麦子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子备告诉我,昔日的夏之都城,如今的变成了一片麦田。
这条信息非常重要。
它透露出了夏墟的位置。
夏墟。夏之都城。
中国的历史,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汉......。
三皇五帝不可考,或者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
大禹治水。大禹后将共主的位置禅让给伯益。伯益曾经帮助大禹一起参与过治水事宜而颇受到禹器重,禹让他负责掌管山泽以及畜牧驯化业,他的功绩与威信也是十分高的。大禹还是遵守禅让制的。
伯益当共主后,大禹的儿子启在一众拥护者的支持之下,姒启最后成功地发动了战争并且击杀了益,成为了新一任的领袖。然后,结束了禅让制,开始了家天下,建立了夏朝。夏朝延续约14代17后,471年,到夏桀灭掉了。桀纣的桀。取而代之的是商。
中国是历史上最悠久的国家之一,而且是唯一一个从古至今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在很多场合关于中国都有一个常见的说法,即:中国有上下5000年历史。当然,也有说中国有5000年文明的。
可以说5000年文明,因为,三皇五帝也是我们文化中的一部分。炎黄是我们的人文始祖。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说5000年历史的话,可能有点不太严谨。三皇五帝,神话传说不能算历史啊。从夏开始是4100年左右历史。但夏朝不被国外所承认,理由就是没有发现夏朝的文字,也没有发现夏朝的都城。其实商朝以前也不被国外所承认,可是当殷墟一出土,质疑者立刻闭嘴了。
殷墟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洹河两岸。殷墟最早出土在1899年,王懿荣在中药“龙骨”上发现契刻文字,后经罗振玉、王国维等考证、调查,确认为商代甲骨,出土于安阳小屯村。1928年开始发掘。甲骨文就是文字记载。
......
如果找到夏墟。从夏墟中发现文字。那么,夏朝就铁板钉钉了。
很多人是不承认夏朝的。
不止外国人,还有很多夏国人。
疑古派就是了。
我们一直在寻找夏朝。
95年秋,有一个著名的“夏商周断代工程”。除了断代,最主要的一个任务,寻找‘传说’中的夏朝。没有找到。夏朝的文字也没有找到只字。甚是遗憾。
现在又出现了希望的曙光了。
“楚国打下了陆浑之戎。准备前往洛水。观兵于周疆。经过凌水的时候,凌水浇灌两岸沃水。麦子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子备告诉我,昔日的夏之都城,如今的变成了一片麦田。”
陆浑之戎在哪里,伊川徐阳一带(包括宜阳的赵堡、白杨、南留。伊川的东王庄、草场、坡头),扼守秦楚古道(今平莲、鸣白、丰鸣、伊鲁)咽喉要冲。古代这里就是陆浑故都和陆浑县治。
陆浑之戎与洛水之间。一条叫凌水的河边,(可能现在不叫凌水了)就是夏之都城。
这个范围就很小了。
很好找了。
朱晨阳将竹简收进箱子里。
还有一个月,云华大学百年诞辰校庆。朱晨阳会公开编号578,579,580,581的这四片竹简。然后再将这批竹简在校庆的时候捐赠给母校。
朱晨阳拿着这些竹简没什么意义。
文物含着巨大的文化价值。竹简就是如此。一种是古玩,古董,艺术品,漂亮,精美。艺术价值高。清官窑如是。
这些竹简卖钱,最多卖百来万。现在的朱晨阳差这百来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