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晚都在修炼中度过。
鸡叫第一遍,魏梨准时睁开眼睛,呼出一口浊气。
梳妆台上的铭牌也在魏梨睁眼之时停止抖动,安安稳稳地躺在上边。
一个晚上的时间,魏梨感觉自己全身都充满了力量感,感觉有使不完的精力。
趁着天还未亮,时间尚早,魏母在厨房煮面条,魏梨将整本书快速翻阅了一遍。
不知道是不是修炼这本功法的缘故,魏梨的记忆力越来越好了。
没修炼之前,魏梨的记忆力就比较好,而现在几乎达到了过目不忘的地步。
整本书快速翻阅后就全部印在脑子里。
一轮红日渐渐从东方的山脊升起。
魏梨把功法、桌上的石头和其它的书放到一起,将挖出来的铁盒子用新买的铁锁锁好,推到床底下。
又把铭牌揣进衣服的贴身口袋里。
做完这些走出房间,天早已经大亮,早点也煮熟了。
一家人吃过饭,魏母就在家里看家、喂牲口,魏梨和魏父推着昨日准备好的一应东西去公路边等最早的那一趟车。
父女俩个时间点掐得刚刚好,刚到路边几分钟车就到了,时间尚早,又是闲天,所以车上人不多。
给了车费,父女俩把推车和一篮子煤抬进车里,放在过道上,各自找空位坐下,车载着魏梨魏父和几个乘客,平稳地向镇上驶去。
十几分钟之后,父女俩在街心处下车。
夏天南方天亮得很早,此时才六点不到,街上还没有几个人。
父女俩找了一个岔路口,把推车固定好,将车里的东西掏出来堆在一边,魏父在旁边找了一块木板搭在推车上,垫上早早准备好的干净的纱布,将已经做好的酥饼都摆在木板上。
魏梨则在旁边动手调制荞面糊糊,首先舀出荞面倒入盆中,放入面粉、白糖、发酵粉、小苏打搅拌均匀,另取一只碗倒入发酵粉,加水融化,逐渐倒入盆中搅拌,水要比和面时多加,用勺子搅拌至呈粘糊状为止,盖上盖子等待发酵。
做好这些之后,魏梨开始点炉子:把煤炭放进铁制的小风炉里边,点火,放上家里带的便携式小平底锅,所有东西都是洗得蹭亮蹭亮的,静静等待锅热。
等待的时间里,太阳慢慢升起,街上开始渐渐出现摆摊的小商贩,超市、各种街边小门面、小铺子陆陆续续打开门。
魏梨拿出小喇叭调制好摆在一边。
锅炉已经开始变热,魏梨给锅里倒入一层薄薄的香油,拿出烙饼圈圈,里里外外都裹上香油,放到锅里边加热。
忙碌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眨眼间街上已经逐渐出现早起上班的人、赶早市的人……
荞面糊糊也已经发酵的差不多,魏梨用勺子将发酵好的荞面糊糊舀起,倒入烙饼圈圈里,直到与桶状的烙饼圈圈上边缘持平。
魏梨就这样把所有的烙饼圈圈都倒满荞面糊糊,等面糊贴锅的一面成形,又用小锅铲把面糊和烙饼圈圈一并翻起来煎另外一面。
同时,魏父早在魏梨做着准备工作的时候去超市买了一把小塑料袋,系在小推车边缘的小耳朵上。
待第一批荞面粑粑煎好,魏梨和魏父先一人一个尝了一下,味道很好。
魏父这才打开扩音器开始用魏梨教的话开始吆喝。
香油的味道早在锅热的时候便随着早晨的清风传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