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雪鹰说完后,黛玉走向父亲的书房,英莲和紫鹃也迎过来道:“小姐,你可回来啦!我们都急死了。”
黛玉笑道:“不用为我担心,四阿哥还不会把我怎么样?他只是在吓我们。”突然她听见父亲书房里好像有人说话,问道:“家里来客人了?”
英莲点头道:“是一个叫贾雨村的人,好像他以前还做过你和少爷的家师。”
听到贾雨村黛玉愣了下,道:“你们先回去吧,我去看看。”
黛玉走进父亲书房,果见里面父亲正在和贾雨村说话,黛玉打量了下贾雨村,感觉几年不见,他身上的官场气息又多了很多。林如海看见女儿回来赶紧招呼道:“黛玉回来啦。快来见过先生。”
“诶!林大人,这怎么行?小姐现在已是郡主了,该我向她行礼才是嘛!”贾雨村说着过来很恭敬的向黛玉行了个礼道:“下官见过黛郡主!”
黛玉哪会待见那个小人,但碍着以前一点师生之谊也只好勉强向他回了礼。贾雨村又奉承道:“林大人,我当初第一眼看到小姐就知道她日后一定是有出息的,果然不出我所料啊!”
黛玉却极其厌恶贾雨村那副阿谀奉承的嘴脸,淡淡道:“不知贾先生这几年过得如何啊?”
贾雨村笑道:“蒙黛郡主和林大人厚爱,三年前林大人把我举荐给了政老(贾政),后来政老又把我推荐到应天府任职,现在又刚迁入京中。今日贾某一到京就听闻黛郡主的喜讯,特意赶来贺喜。以后贾某在京中还要请黛郡主和林大人多多提携啊!”
林如海正要说话,不料黛玉又抢道:“黛玉正好有一件事想请教贾先生,还请贾先生如实作答。”
贾雨村赶紧道:“下官不敢,郡主请说。”
黛玉冷然道:“听说两年前金陵发生过一起皇商薛家的主人薛蟠打死草民冯渊一案,听说这个案子就是贾先生审结的?”
贾雨村万没想到黛玉突然会问这事,神色立时一紧,旁边林如海脸色也变了。黛玉又追问道:“怎么,贾先生,这个问题很不好回答吗?”
贾雨村勉强道:“启禀郡主,这个案子是下官审结的。”
黛玉冷哼道:“那贾大人,请问你是怎么审的呢?俗话说杀人偿命,你可不能让杀人凶手逍遥法外啊?”
贾雨村已紧张到了极点,停了半饷勉强道:“郡主言重了,薛家到底也是皇商啊,担负着为内务府采购的职责,而且说来他们也是你家的亲戚……”
“住口!”黛玉突然喝道:“我们林家什么时候和薛家成亲戚了?贾雨村啊贾雨村,你竟然敢包庇凶犯乱断命案,你知罪吗?”
“郡主!”贾雨村吓得一下子跪下来惊恐的求道:“郡主,这话不能这么说啊!下官能去应天府任职,可全是政老出的力啊,政老对下官有恩,薛家又是贾家的亲戚家,下官实在不能不有所顾虑啊。而且下官也让薛家赔了冯家很多银子,后来也是冯家自己愿意不再追究的啊!请郡主明察!”
黛玉哼道:“行了!你也不用狡辩了,我还不知道你的心思,你不就是想攀权贵往上爬吗?贾雨村,看在我们曾经师生一场的份上,我最后给你句忠告。一个人可以求功名争利益,但要有道德底线!你也是读圣贤书中的进士,做人做官的道理我就不跟你多说了,我希望你以后能做个好官,不要和那些贪官庸官搅在一起走上歧路!好了,该说的我都说完了,你可以走了。”黛玉说完后马上向外叫道:“雪鹰,送客!”
贾雨村今日过来本来是见如今林如海升了官黛玉又做了郡主过来意图巴结的,不想却反被黛玉严厉训了一顿,只好灰溜溜的逃似的离去了。林如海早已目瞪口呆的看着女儿的表现,这时忍不住苦笑道:“好啊!黛玉,你现在当了郡主还真是威风了嘛!”
黛玉却向父亲认真道:“爹,这你得听我的,以后千万不能再和贾雨村这样的小人走得太近,不然会给你带来麻烦甚至灾难的。从他两年前帮薛家乱判那起命案上看,他就不是一个正人。不是看在他以前教过我和博玉的面上,我也不会训诫他直接就把他打出去了。”
林如海一愣。
黛玉又正色道:“爹,二舅舅这人虽然迂腐荒唐,但有一句话他说的也对,京城的官场的确要比地方上复杂得多。现在我当了这个郡主,只怕以后会有很多人巴上来打我们的主意。爹,你要记住,我不求你在京城的官场取得多大成绩,但你无论如何都要守住清廉不触犯律法的底线。四阿哥这个人我了解,他眼里是揉不得一点沙子的,就算他是真的喜欢我,他也不会容忍我或者我身边的人随便作威作福,你明白吗?”
林如海呆看着女儿半饷,接着又生气的样子道:“黛玉,你把你爹想成什么人了?你还不知道你爹我其他本事没有,就是胆子小!出格的事情我敢干吗?”
黛玉笑了起来,主动拥入父亲怀里道:“爹,你这样我就放心了。我以前对你说的话你一定都要记住啊!”
父女俩又说了会话后,黛玉回房去休息了。
晚上,黛玉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她又取出胤禛送给自己的荷包玉佩看着,想着:“到了雍正十三年吕四娘真的会去刺杀雍正吗?我和他的未来又会怎样呢?难道我真会被他纳为嫔妃吗?算了,不想了,现在就过一天是一天吧。”
黛玉把荷包玉佩放在枕头下甜甜的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胤禵正式挂帅出征了,康熙亲自带着众皇子皇孙以及二品以上的大臣官员俱穿礼服或朝服,一齐出午门送胤禵至列兵处,场面很是壮观。
黛玉和弘历与其他年幼的众皇孙一起站在相送队列的后面,弘历看着忍不住道:“林姐姐,你看,十四叔的出征仪式可真气派。”
黛玉却叹道:“现在看了气派,将来可就难说了。”想到胤禵这个堂堂大将军王虽在康熙晚年一度大获荣宠,将来却要在雍正继位后被一直监禁,黛玉又感叹世事无常,真可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弘历奇怪的看着黛玉:“林姐姐,难道你的意思是十四叔这次出征很难顺利。”
黛玉摇头道:“不,你十四叔的军事才能我是不怀疑的,只是他真的不该表现得太锋芒毕露,特别是你皇爷爷有太多出色儿子的情况下,一碗水很难端平啊!”
弘历这下也有些懵懵的看着黛玉:“林姐姐,你这话我听不懂。”
黛玉道:“你现在还小,等你再长大点,在宫里再多待一段时间后,你就会明白了。弘历,我现在只告诉你一句话,你一定要记住,真正的高手是深藏不漏的,真正聪明的人也是不会让别人看出自己的聪明的,你的八叔和十四叔都太锋芒毕露了,这其实是个大忌讳,你以后可千万不能向他们学,你应该向你的阿玛学,这样才能成大事。”她对弘历真的印象不错,是以愿多教他点。
弘历认真道:“林姐姐,我一定记住你的话!”
黛玉微笑着点点头。
胤禵那边,他和众人道别后终于上马出发了,德妃痴痴的目送着爱子早已泪眼汪汪。胤禵的身影完全消失后,康熙这才下令众人回宫,德妃转身时,胤禛欲上前搀扶她一下,但德妃理也不理他径直就走了,胤禛脸上显出一丝难过。黛玉把这一幕看得很真切,摇摇头。
“林姐姐,你现在跟我一起回宫吧。上次你教我的招式我已都练熟了,你再教我些新的招式好吗?”弘历的话打破了黛玉的思绪。黛玉点头答应了,便和弘历一起回宫。路上黛玉又问道:“弘历,在宫里生活觉得怎么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