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看着弘昭抄写的题目默然,“看来你阿玛偏疼你了,你的作业要比尼楚贺的难多了。”
“好一个父之训子,师之教弟,猎采词华,埋头呫哔,其名亦曰文章,其功亦穷年皓首,惟以剽窃为工,掇取青紫为志,谁复知读书之义哉!既不知读书,则奔竞门开,廉耻道丧,官以钱得,政以贿成,岂复识忠君爱国,出治临民的解决办法!明珠知道这题吗?”
“知道,明师傅说他要考虑考虑,就把孙儿打发到二伯那里了。二伯说这是孙儿自己的作业,让孙儿自己想。”
康熙笑而不语的看着这个孙子,“怎么气馁了?”
弘昭抿嘴的不说话,尼楚贺大笑的看着弘昭,“昭昭,你要加油啊,一个策论一百两零花钱,你一年就有二十四个策论得能挣多少银子。不像我和乌那希多是八股那才一个十两,你占大便宜了知道吗?”
弘昭心里简直万马奔腾,他真不是不想挣那1200两,如果可以他倒搭给额娘2400两都行。
乌那希拿起弘昭的册子,小嘴惊讶的大喊,“额娘和阿玛想要累死你吗?你不是不小心惹他们生气了,才恶搞你。”
弘昭叹口气的看着乌那希,“那倒没有,阿玛和额娘说我大了可以肩负更多的责任了。只要3年写出他们满意的所有策论,我想去哪里干什么都不管了,到时要人有人要银子给银子。如果写的他们不满意,以后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康熙把册子拿到手里仔细看了看,这题目好答但是想让主考官满意却太难了。明白小九夫妻的小算盘也不戳破,这孩子虽小但聪明过人,还是要经受一些挫折的。翻到最后一夜一个陌生的笔记跃然纸上。总以为还年轻,却忽略了岁月的脚步,当身边的一道道风景变成了回忆,才忽然发现,风景依然在人以非少年。且行且珍惜!勿忘拿不起的人庸庸碌碌,放不下的人就会疲惫不堪。
“昭昭,你是不是没有把这册子看完?这是你额娘的字吧?你今天不要写策论了,先悟这句话吧。”
康熙淡笑无语,为什么呢,其一是看着九福晋的字有些吃惊,字如其人,如此洒脱不羁性格的人着实不适合女子更不合适皇家。但也侧面说明了为什么她是所有福晋中过的最好的。当然也不是小十福晋过的不好,而是小九福晋能拿得起且放得下。其二是对弘昭的劝戒,拿不起的人比比皆是无所谓,最怕就是放不下的人。
弘昭看着龙飞凤舞两行字潸然泪下,他想起很多很多的往事。
康熙起身拿着弘昭的作业本回到了乾清宫。
“李德全,你说小九福晋是个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