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吧小说网>历史小说>隋末之大乱世召唤> 第109章 杨广的雄心,少年英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9章 杨广的雄心,少年英豪(1 / 1)

一番慷慨激昂的解说后,杨广还顺手抄起案桌上的一张奏章。“你们看看,朕如今手里拿的就是高麒主动上书的奏章。”“奏章里写到:末将因当时胡寇已经大规模朝着河套平原方向侵袭。”“故此,末将才会善做主张,发布檄文。”“如若陛下需要追究末将的罪责,末将无怨无悔,但是末将只想说,只要是一切有利于抗击胡寇的,末将心甘情愿。”瞬息间,这一则奏章便传递给在场的众百官相互观摩。只说,高麒这一番自述罪状、甘愿受罪的那种品质顿时便把自身演造成为了高大、浩然君子的形象。如若此时百官在去进行斤斤计较,便会自发的会被天下百姓指责为小人。故此,在相互传递过后,众多的百官大多是爱惜自身羽毛,不想洁身自浩、玷污自己,所以俱都选择莫不关己。只有少数为国着想的几名百官站出劝诫杨广,高麒所做之事都是为了大隋。当时也是由于情况危急,来不及请求朝廷也是情有可原。一时间,太傅袁逢便瞬间被孤立起来。本以为自己站出参高麒,必将有百官出言附和。可如今所发展的局势却大大出乎意料之外。一时间,袁逢孤玲玲的站在一处,不知如何是处。眼瞧百官的态度,以及杨广也不愿处置高麒。此事便这样告一段落。旋即,杨广却提出了一个惊天的决定。那就是杨广准备在征高句丽。此言一出,众百官纷纷震惊,连忙劝诫。“陛下,如今大隋国内虽然表面上看风平浪静,但实则暗流涌动。”“如若抽掉出大军东征,恐怕各地隐藏的反贼将会群起而攻之啊。”最终,百官中的代表人物黄门侍郎裴距站出来,一番分析着。闻言,杨广不由气势恢弘地站起身,铮铮说道:“高句丽,这一弹丸小国。”“从先皇建国起,便对我大隋挑衅、虎视眈眈。”“当初先皇初次东征以失败告终,便以此为撼。”随即,顿了顿,杨广继续说道:“所以,朕登基后,便励志先皇未竟之业,继续举兵东征。”“可两次却都因为国内局势而已失败告终,朕本以为这一生都不可能在有机会在次东征高句丽。”“可朕的驸马高麒的出世,自上任来,接连战胜外敌,保卫北疆,此次还以雁门一郡之地,大败胡寇。”“是以,此次朕看见了曙光,高麒便是横空出世为我大隋的福将。”“此次东征,大隋必将大胜”只说,最后一语杨广几乎是撕心裂肺的吼将出来。要知道,高句丽这一个看似很小的弹丸小国,从隋杨坚建国起。便开始组织大军进行东征,可最终却经过数十年的时间,历经数代,才在唐王朝李治时期,联合新罗等国,才一举灭掉了高句丽。由此也可以看出,高句丽的强悍是毋庸置疑的。只说,杨广由于经历了两次东征高句丽的失败,再加上国内矛盾众多。本以为再也没有机会率大军东征,但是高麒便犹如初晨日出一般,冉冉升起。这不由再次让杨广看到了曙光。故此,杨广才会当众宣布再次东征高句丽的旨意。可却这时,尚书左右仆射邳国公苏威,说道:“可是陛下,虽然高驸马的确是我大隋不可多得的大将。”“可是如今国内矛盾如此激化,大军几乎都镇守在要地,不容抽掉,那哪还有余力东征呢”瞬息间,苏威便说出了如今一个最严重的问题。迅息间,众百官纷纷犹如找到主心骨一般,竭尽全力劝说着。良久,杨广才止住百官的声音,大声道:“此次东征兵马,朕已有主意,众爱卿无需多说。”“不知陛下准备派遣那支军队进行东征”闻言,内史侍郎虞世基不由恭敬地拱手询问道。旋即,杨广沉吟一番,缓缓道:“如今雁门军高麒所部共拥八万军队。”“而镇中将军张须陀所部也拥有六万大军。”“两军合计总计十三万人马,在调集燕王罗艺的幽州军三万,组成十六万大军东征高句丽。”杨广圣旨便一道道的下达下来。可此时,却迎来了别样的反对声。“陛下,如今张须陀将军镇守中原地区,各地的宵小、反贼才不会轻举妄动。”“如若调走张须陀将军以及高驸马的雁门军,难保塞外胡人以及各地反贼不会趁火打劫啊”突然间,内史侍郎虞世基便提出了其中的忧虑,说着。闻言,杨广不由也陷入了思索。良久,杨广才大声说道:“不知各位爱卿可有人选接替高麒以及张须陀”一时间,杨广话音落下之后,阶下百官便展开讨论起来。许久后,内史令杨约才昂首阔步走出,禀告着:“陛下,微臣推荐一人,可接替张须陀将军职位,镇守中原。”“哦,杨内史,不知是何人”闻听过后,杨广也不由开口问道。随即,杨约不敢怠慢,拱手一字一句地说着:“礼部尚书裴仁基。”“裴仁基”只说,一时间在场百官闻听裴仁基后,俱都不屑一顾。就算是满怀期望的杨广也明显略有不满之情。这也主要因为裴仁基早期的经历,由于裴仁基在开皇杨坚时期,便是杨坚的侍卫。虽然最后从军参加了参加灭陈朝和攻打吐谷浑、靺鞨的战争,立下战功。但也由于裴仁基早期担任过侍卫,故此自身能力不被众人认可。而内史令杨约明显也看出了百官以及天子的不信任。随即不由说着:“陛下,微臣与裴仁基时常为友,每次交谈间,裴仁基都透露出想为国出力,报效大隋的想法。”“故此,微臣才会大胆推举裴仁基接替张须陀将军镇守中原。”“可能陛下不知道,裴仁基还有一子,名为裴元庆,正直少年年纪,便背负一身旷世神力。”“微臣亲眼见到,裴元庆能举千斤顶,恐怕他的武艺也足以匹敌当世鼎峰。”“恐怕当世能战胜他的也就只有天宝将军吧。”只说,内史令杨约最后一席话脱口而出,便瞬息间激起了杨广的兴趣。“匹敌朕的天宝将军那快速速宣旨,宣裴仁基父子速速进宫”隋末之大乱世召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