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是挺高的,不过算不上瘦,不胖不瘦。”许清嘉吐槽。韩东青发笑。“算了,勉强算他高高瘦瘦吧。”许清嘉继续把戏唱下去,“他掉河里了,现在在我家。”韩东青再一次牵住许清嘉的手,“小妹妹,麻烦你带个路。”“不对,”许清嘉不高兴的撇撇嘴,“你应该是去给他拿衣服,你还得给我大白兔奶糖,”举起被他握着的手,“当年你可没牵我的手。”奶糖还真没有,韩东青说道,“待会儿给你买,买一大罐。”许清嘉掐着嗓音,“谢谢大哥哥。”话音未落,就已经笑起来,一边笑一边说,“我们像不像两个神经病?”韩东青扶着她的胳膊,笑眼盈盈的望着她。许清嘉被他看的不好意思,偏了偏脸。“遇上你真好。”韩东青慢慢的说道,语调轻柔又带着感激。心头似被撞了下,许清嘉转回目光看着他的眼睛,有一种想抱抱他的冲动。“嘉嘉,你对象。”斜刺里冒出一道响亮的声音。许清嘉霎时回神,抬头一看,就见六叔公家的春梅伯娘站在岸上面看着他们,笑得一脸好奇。许清嘉点了下头,看她挑着两担子莲藕,遂道,“伯娘去挖藕了。”春梅伯娘子脆脆应了一声,放下担子对许清嘉道,“今年的藕很脆很甜,你拿两根回家,凉拌炒着都能吃。”说着就挑了三大支比手臂还长的莲藕放到地上,这是脆藕,适合生吃,粉藕的话熬汤好吃。许清嘉忙说,“一支就够了,吃不完的。”春梅伯娘就笑,“慢慢吃,家里还有刚做好的藕粉,待会儿我给你拿些来,你奶奶爱吃这个。”她男人在许向华的山上工作,两个儿子都在运输公司,两个儿媳妇一个在罐头厂,另一个原也在罐头厂,现在在那个啥啥啥美食城里租了个铺面打算卖米线,带着她小闺女一起。反正她看许向华就像看财神爷。公公在家总说,当年帮了几把,如今这个隔房的侄子发达了,他们都跟着沾光。许清嘉不好再拒绝,忙谢过,又给他们互相介绍了下。春梅伯娘瞅着韩东青,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反正瞧着挺精神挺气派的,听许向党说过是当兵,还是个官哩,这大学生找的对象就是不一样。有些拘谨的笑笑,“有空来家里坐坐。”韩东青笑着应了一声好。寒暄两句,春梅伯娘挑着莲藕离开。韩东青拿着三根巨大的莲藕往家里走,许清嘉看着就想笑,只恨没拿相机。晚上吃到了清炒藕片,凉拌藕丝,还有江小白日思夜想的麻辣小龙虾,一口又麻又辣的小龙虾再一口又脆又甜的藕。江一白满足的叹息,“人生圆满了。”他都不想了,然而还是得走。回到余市,江一白和许家阳忙着和老同学碰面。韩东青当然是陪着许清嘉,能帮忙的就帮忙。许清嘉很忙,她得盯着绿化情况,还得筹备开业典礼,当天会有省歌舞团来表演,表演场地得搭建好。是日还会有省里和市里的领导过来,还有不少记者,肯定不能出岔子。许清嘉特意准备了红包到时候送给到场的记者,那根笔杆子可不敢得罪。她又和周红军商量当天的餐饮,肯定要留饭的。领导们在店里吃饭,对周红军的饭店是一个极好的宣传,有机会再和领导来个合影,挂起来,可以吸引客户同时镇住捣乱的。周红军咂咂嘴,还能这么操作,这侄女年纪不大,主意倒不少。忙忙碌碌间,商贸城开业的日子到了。省长题词,省工商局局长、余市委书记、市长全程参加开业剪彩。另外还有家新闻单位44名记者到场。场面很火爆,比他们预期中还要热闹。看来那笔广告费没有白打,也许还要感谢六月份通车的那条高速。亦或者说那条商贸城专线没有白设,为了方便人们前往商贸城,他们专门买了客车来往于市区和商贸城。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许清嘉脸上露出舒心,算是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得等市场成熟后才算彻底成功。韩东青侧脸望着眼睛闪闪闪着光的许清嘉,眼里露出骄傲,他的小姑娘,那么优秀。优秀的让他迫不及待的想昭告天下,她是他的。“定下来?”许向华眼皮掀了掀。忙完正事,许向华邀请江平业一家到自家做客,然后江平业示意许向华上楼,许向华以为有什么事,不想是来给他外甥当说客的。江平业笑眯眯的,“两孩子感情这么好,不如早点订下来,咱们也能早点放心。”许向华面无表情,他一点都不担心,他姑娘才多大,二十而已,还是虚岁。年龄小意味着变数大,万一他姑娘变卦了怎么办?嘉嘉准备留学,起码要两年。这两年里会发生什么,谁也说不准,时间和距离是感情的天敌。分手是小事,退婚是大事,对女儿家而言更甚。作为父亲,他必须替孩子考虑周全。如果留学回来,两人感情依旧,他吃饱了撑的才作梗。☆、第228章 第二百二十八章在许家吃过饭, 又略坐了会儿,江平业和韩东青甥舅二人一起离开, 江平业还得赶着回省里。“老许说,嘉嘉还小,等她成熟点再来说婚事儿。”江平业给了韩东青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对于这个结果,韩东青一点儿都不意外。江平业清了清嗓子, 开解外甥,“嘉嘉是还小,才20呢。”心道他自个儿娶老婆的时候也才二十而已, 这当爹和当丈夫的标准还真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可他委实不算小了,韩东青扯了扯嘴角。急着想把婚事定下来,他也有自己的担忧在里头。明年他要下部队, 许清嘉出国的机会很大,两人不可避免的会分开。分隔两地联络不便,对感情一点影响都没有是不可能的,所以他想把婚事定下来, 吃一颗定心丸, 也让那些狂蜂浪蝶适可而止。恋爱中的人总觉得自家女朋友天上有地下无,生怕被人抢了去。韩东青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让舅舅费心了, 嘉嘉还小,许叔舍不得也在情理之中。”江平业侧过侧脸看着他, 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许叔还是很欣赏你的, 就是目前阶段想让嘉嘉以学业为重,两三年过过挺快的。”韩东青笑了笑。江平业把韩东青放在宾馆门口,自己赶回省城。第二天早上九点,韩东青又去了许家。“小韩来了。”秦慧如笑着招呼韩东青。“秦姨好,”韩东青看许向华不在,遂问,“叔叔出门了?”“见客户去了。”秦慧如道。许清嘉去拿了帽子,对秦慧如道,“妈,我们中午不回来吃饭了。”秦慧如就说,“晚上总回来吃的吧,你爸晚上回来,小韩也来。”许清嘉戴上帽子,说了一声好,又问躺在竹榻上的许家阳,“你真不去?”他们要去商贸城,昨天主要是陪着领导们巡视,她都没仔细看过开业后的市场。许家阳懒洋洋地回,“不去,热死了。”是电视不好看还是棒冰不好吃?许清嘉便和韩东青出了门。八月酷暑天,商贸市场内却是人来人往,热闹不凡。广场道路上卡车,面包车,小轿车应有尽有,拖拉机、驴车、牛车、板车都能看见,运输工具五花八门。到了商贸城里头,各种口音混杂在一块,在这个普通话还没有被全面推广的年代,交流成了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情。在余市,永远都不缺外地人,也是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盘活了整个余市。一个城市要发展,人口是重中之重。“照这势头下去,我觉得要不了两年就要建设第二期了。”许清嘉喜滋滋的说道。望着眉开眼笑的许清嘉,韩东青也笑,“余市已经产生凹地效应。”许清嘉点头,现在国内最著名的‘凹地’是鹏城,因为政策的倾斜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资金人才蜂拥而去。而余市的批发市场能形成规模,也得益于最开始的政策扶持。当然也离不开当地人民的勤劳刻苦,有货源才会有客商,客商又吸引更多的货源,良性循环。由此可见,当地领导的眼界决定了一个地方的发展程度,感谢江平业。逛了一圈,许清嘉对韩东青道,“我们去吃饭吧,美食城三楼有很多小吃的。”天南地北的都有,当初挑选的时候特意保持了多样性。三楼一共有25家小吃店,店面在十平米左右,用餐区则是公用的,最大化利用座椅。现在才十点半,没到饭点,稀稀拉拉的坐着二三十个人。许清嘉先去了阿英嫂子的米线摊前,既然过来了,哪能不和本家嫂子打个招呼。不然就是失礼,尤其是自家条件好了之后,礼数越要做到位,不然容易落下发达忘本的名声。“嫂子生意怎么样?”许清嘉笑容可掬的问。“挺好的。”阿英脸上都是笑,昨儿一天挣了61块钱,赶得上她之前在罐头厂一个月的工资了,“来碗米线吧。”许清嘉点头,“嫂子的米线这么好吃肯定要啊。”以前在村里吃过两回。说着许清嘉又把韩东青介绍了下。阿英笑,“那来两碗。”许清嘉摇头,“不用,一碗就够了,我们还要买点别的尝尝。”一人一碗米线还能再吃什么,反正她是吃不下了。于是阿英嫂子就开始做米线,料加的特别足。韩东青掏钱。“给啥子钱啊。”阿英嫂子说了一句,负责收钱的小姑子梅香也不肯收。许清嘉就笑,“那我就不客气了。”转了一圈回来拿米线的时候,手上拿着两片西瓜和两瓶冷饮,“天热,嫂子和梅香解解渴。”阿英就嗔她,“浪费这个钱干嘛。”许清嘉就笑,“买的多有优惠。”韩东青端起刚出锅的米线,许清嘉再要了一只空碗。他们的桌子上已经摆了好几样东西,灌汤包子,凉皮,韭菜盒子,豆腐果,还有两块西瓜,两瓶冷饮。有韩东青在,许清嘉一点儿都不担心浪费食物。“这个豆腐果不错,你尝尝。”许清嘉热情推荐,之前她都没吃到过这种小吃。发酵过的豆腐烤至金黄,在里面加了黄瓜和折耳根,外脆里嫩满口喷香。韩东青夹起一块,品尝后点了点头。许清嘉就说,“待会儿买一点带回去,给我妈他们尝尝。”韩东青自然说好,又挑了些凉皮到她碗里,忽然抬起头,就见一位老妇人领着一个小姑娘走过来,手里还端着一碗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