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吧小说网>都市小说>我在日本当大佬> 第191章 铃木深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1章 铃木深月(1 / 2)

好咸。

江岛大佑伸出手摸了摸脸,泪水落到他的手上。

原来如此,自己哭了。

眼泪的味道好久没尝到了,还是一如既往的咸呀。

江岛大佑擦了擦眼泪,却怎么也止不住泪水,只好哭着露出一个难看的笑容,“抱歉,这里环境真不好,眼睛里突然进沙子了。”

他越用手过去擦,眼泪反而掉的更多。

江岛大佑索性不再去擦泪,红着眼举起了酒杯,“咱们接着走一个,我先干为敬,你们随意!”

吨吨吨。

烈酒入喉,回首释然。

在这个过程中,江岛大佑整个人明显要轻松了不少。

江龙笑了笑,最终什么也没说。

只是举起酒杯,默默一口将杯中的酒饮尽。

得一良才,当浮一大白。

…………

邻桌的铃木深月整个人微微一怔,此刻还沉浸在刚才那一番对话当中。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铃木深月在心中有深深的细读这番话,不过当初理解没有那么深刻。

她以前读过这句话,或者说是读过这句诗。

毕竟说出这句话的人,可是放眼人类浩瀚长河都是极其出名的存在。

与绝境处龙场悟道的千古圣人,精通儒、释、道三教,心学之集大成者。

文有满腹诗书,武能统军征战。

华夏五千历史难得一见的全能大儒,王阳明先生。

岛国对于这位圣人的尊崇,甚至已经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地步。

甚至毫不夸张的说,非要选择出对岛国影响最深刻的华夏人。

那么,首先推出的必然是王阳明先生。

自从王先生的思想东传岛国之后,作为理论之花,已经形成了岛国的阳明学。

不少岛国人,尤其是岛国的成功人士。

对阳明心学算是非常看重,都会学习王先生的哲学思想。

了解过后,更是会对王先生那渊博的的学识和严谨的逻辑所折服。

这是一位真正知行合一的圣人。

他们也从这位圣人身上学到了不少。

曾经岛国华族所受到的教育,基本上少有不认识王阳明先生的人。

如果硬要说影响最深刻的时候,这就不得不提到明治维新时期。

自岛国的明治维新始,阳明学成为了岛国社会的理论武器。

倡导尊王攘夷或开国倒幕,推动了明治维新的实现,真正瓦解了岛国的封建体制。

由此,岛国而开启了社会通向近代化的大门。

而受阳明学影响的明治一堆元勋,简单的说两个对岛国影响深远的人物,伊藤博文、西乡隆盛。

想必有不少人都听过其名。

这两位受到阳明学影响,直接提倡民权、民主、废藩置县,正式为岛国实现资本主义奠定了基础。

除此以外,阳明学对于整个岛国还有很多影响。

细谈起来可能说不完了。

言归正传。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铃木深月作为财团出生,从小接受的自然是华族教育。

她读过这句诗,记得书上当时记载这是王先生在一年中秋之际所作,主要是为了颂秋。

然而她没想到,这句话居然还能这么解释。

而且这样解释好像更符合道理。

其实这也是很正常,岛国人在读华夏作品的时候,总是很难原汁原味的去理解其意。

只能想办法尽量翻译过来。

翻译过的句子,就很难体现出原味了,甚至有时候一字之差都会造就错误解读。

毕竟汉字文化博大精深。

同样反过来也适用,华夏翻译外国作品的时候,也是很难原汁原味的翻译并让人理解。

或者说各国语言的发音和谐音不同,都会造成误差。

这里简单的打个比方,例如夏目漱石的一句名言:今夜月色真美。

翻译过来,其他国家初次看到这句话的人肯定会很懵,只是会单纯的认为今天晚上的月亮很美丽罢了。

然而只有深入了解,知道背后的故事才了解这句话的含义。

夏目漱石在一所学校到过英文教师,正在讲述一篇爱情文章的时候,要求学生把“I LOVE YOU”翻译成日文。

一位学生很老实,直接就“爱老虎油”直接翻译成了最地道的“阿姨洗铁路”。

咳咳……不开玩笑了,翻译成了“我爱你”。

好吧,我爱你的日语发音用华夏的空耳来听就是阿姨洗铁路……

但是夏目漱石认为不太好,“阿姨洗铁路”直接这么说出来太俗气。

所以修改了一下,把“阿姨洗铁路”用“今晚月色真美”来表达。

这样一改显得更优美含蓄,逼格满满。

因为日语的喜欢“suki”和月亮的“tsuki”发音很相似,而且又含蓄地表达了爱意。

可以说夏目漱石不愧是大佬,改的确实很厉害。

但是话又说回来,这又扯到翻译和认知的问题上。

如果不了解这个梗的人,听到今晚月色真美,只会觉得对方是在说景色如何。

就跟王先生的那句诗一样。

铃木深月没办法理解其中真正的含义,也很正常,毕竟存在的差异还是有。

她没想到,会在这种普通的家庭餐厅里面碰见对华夏文化了解这么深的人。

同时,这也引起了她的好奇心。

如果可以的话,认识一下也不错。

铃木深月忍不住转过头,随后便看到了那人。

一位穿着西装,体型壮硕,神情看上去很淡然的俊朗男子。

眉宇间有点不像岛国人,从相貌上看很大可能性是华夏人。

难怪会这么了解华夏文化。

不过那边的压迫感太强,四个男人坐在一堆。

铃木深月望而止步,有些不敢过去了。

旁边的鬼冢九郎见到这一幕,莫名感受到的一股危机感。

这可不行啊。

鬼冢九郎微微的眯起了眼,同样顺着铃木深月的目光看了过去。

等他目光看过去的时候,注意到那边四个大汉,一个比一个魁梧。

那个哭哭咧咧的家伙,还有另外一个长得平平无奇的家伙。

这两个人可以直接无视掉。

然后另外两个,看到二人瞬间,鬼冢九郎顿时瞳孔一缩。

刚才刚才那番话,应该是坐在左手侧英俊魁梧的男子开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