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白鹿书院惯例,对于每年新晋入学的学子,书院都会为其在院中安排一位师长。
话说这种制度还是脱胎于官场中的门第之念——众所周知,自古而今,官场之中派别观念颇重。有出身的官员因有“同门”、“同窗”等的帮衬,在官场中长袖善舞,自身官途自然也就更加坦荡……
而江州白鹿书院身为大梁四大书院之一,其受官场此类风气浸染自然也是不轻。况且,通过给学子们分配不同的老师,也确实能使学子们增强竞争欲念,起到鞭策、激励的作用。故此,自这项制度诞生伊始,白鹿书院就自然而然地将其沿袭了下来。久而久之,这项制度已成为了白鹿书院特有的一种书院文化。
只是,就像书中常说得那样,世间之人常叹伯乐难觅,但其实真要深究下来,千里马才是真得难寻!
就像此刻在这座醒身楼内,堂中争吵不休的数十位夫子,哪个不是拎出去随便跺跺脚都能令整个大梁儒林抖三抖的人物!?
但此刻,这些人却在为一名新晋学子而争夺不休。
内中原因倒也无他,实在是因为这个唤作顾尧的学子太过优秀了!
试想一下,年方弱冠就蕴出浩然文气的读书人,你说像如此出色的学生,就算打着灯笼都寻不到啊!
众夫子争吵喧闹之间,那可真是谁都不肯放手、谁都不服谁!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此间争闹也终是引起了书院高层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