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吧小说网>女生小说>任家五小姐> 079:家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79:家事(1 / 2)

顾夫人不觉蹙着眉头一叹,二奶奶瞧在眼里,道:“既如此何不随了她们的意愿,母亲年纪也大了,没得还要受这些气。”

俗语说,父在子不分,如今永平侯尚且健在,何况是这样的大家族。顾夫人眼里露出几分不悦来,二奶奶自知说了不该说的,只是心里一直都是这样琢磨着的。大哥要世袭父亲的爵位,二哥如今也捐了一个实职,之前大嫂进门还是母亲理家,后原是要交给大嫂许氏打理,奈何头一个孩子小产,身体需要调理。后来二嫂金氏进门,大嫂才有了身孕,母亲又突然犯病,不得已只得交给二嫂打理。

那金氏是个七窍玲珑心的人,上上下下都哄得极是欢喜,就连叔叔婶子们也格外喜欢她。待顾夫人身体调理复原,许氏平安产子,金氏已经打理家务近一年时间,如何肯罢手?

许氏心里自然不满,虽明着没说顾夫人什么,一家子和和气气,暗地里不知怎么议论顾夫人偏心。何况,金氏还是顾夫人的外侄女儿,与婆婆之间多了一层亲戚关系,也莫怪许氏多心了。

二奶奶出身于这样的大家族,来往的也多是这样的家族,外面瞧着父慈子孝,妯娌姑子和睦,内里到底如何,也只有在里面的人才知道。

想到这里,二奶奶还真的觉得分家更好些,大哥是科举出身如今在京城谋了个常知。二哥是家里花钱捐的一个实职,只这一件事上,大嫂许氏也不知明里暗里挤兑过金氏多少次,多是讽刺二哥无用,靠家里出钱才得了一个官品。

二奶奶道:“母亲也别生气,我不过是实话实说罢了,以往我在家,尚可在母亲跟前说说话儿解解闷,如今我是不能够了,只想着母亲顺顺畅畅的便好。依我说,倘或不愿随了她们,母亲只当什么都不知,没得白白搁在心里让自个儿的身子受损。”

顾夫人听二奶奶如此一说,竟露出笑脸来,到底比在家时懂事多了,一边点头,一边问起范炎,今儿倒没见着女婿。

二奶奶一笑道:“他原是沐休,只今儿一早来人寻了他去。”

顾夫人听了这话心里倒欢喜起来,语重心长地道:“这年轻人大多如此,等年纪慢慢大了,就愈发懂事知上进。”这话没说完,却由不得叹口气,眼里更是多了一分愧疚。

二奶奶心里明白,琢磨着又劝道:“依我说,母亲也合该再管管了,家里的情况如何,我虽不十分清楚,倒也知道七八分。何苦去在乎外人如何看呢?能减的就减了吧。”

这话才真说到顾夫人心里去了,可一时半会岂是那般容易的,大多都是祖上订制的旧例子,这些年也是这般过来的。家里人口不断增添,一应开支日益增多。突然要去掉一些旧制,只怕下面的人也难保不说三道四,别人看了笑话倒是其次,就怕如此一来,不但下面乱了,上头的更要乱了,最后事儿没办成,还凭空多出多少麻烦事儿出来。

顾夫人心里也一直不顺畅,好在许氏和金氏也只在下面暗着闹来闹去,没有当着她的面儿。原也是双耳一闭,只当不知道,但这一年更闹得厉害起来,两边的人面上和和气气,算计耍手段却层次不穷。

手心手背都是肉,两个都是亲儿子亲媳妇,如今看来,倒不如生一个儿子好。那顾夫人年纪愈发长了,精神头也大不如以前,病了一场之后,虽说好了,却也不及头几年了,又被两个儿媳妇这样闹腾,早已是心力疲惫。二奶奶瞧在眼里,心里也多是心疼,嗓音不觉带着几分哽咽:“早该知道我嫁了,母亲身边更无人说话解闷,我还不如不嫁呢!”

这孩子气话倒让顾夫人心情好起来,想着今儿原是女儿到婆家的第一个生辰,便收拾起情绪嗔怪地笑道:“已经成家,还说这样的话,也不怕别人听见了笑话你。”

二奶奶道:“这有什么好笑话的?我惦记母亲,也是孝心所至。”

顾夫人微笑道:“你既明白这理,在你婆婆跟前就该多些孝顺。她虽礼佛去了,到底也该多多陪着说说话儿。”

这话二奶奶心里满不在乎,只碍于顾夫人的面儿,只得点头。心里却暗道,不是她不想去孝顺明夫人,而是明夫人自己处事不公。也是从心里有些瞧不起这个婆婆的缘故,一个小妾能扶正,这样的女人岂是心慈之流?

母女两又说了一会儿话,二奶奶忽而想起一事来,忙在屉子里拿了钥匙,打开柜子取出一只楠木锦盒出来。走到顾夫人身边,才将锦盒打开,里面是一只体粗枝大的极品人参。

“母亲别多心,我不是说这样的东西家里就没钱买了,只是外面市面上买来的未必就真。这是我们二爷在外面得的,拿去找相熟的人辨认过了,是真的。我也用不着,母亲带回去配药吧。”

顾夫人叹口气,“你留着吧,家里去年买的还有。”

二奶奶坚持道:“家里是家里的,这个是我的心意,母亲就当是收下我的孝顺了。我不能在跟前尽孝,已经不安。”

顾夫人失笑,“你呀,身为女孩儿岂有一直留在娘家的理儿。只你不怨我,就是孝顺了。”

怨,有什么好怨的?如今这样倒好许多,这边的大嫂子为人温顺,明夫人就算是自己的亲婆婆,因处境不同于别的婆婆,倒少了些儿媳妇的规矩。就是如今娘家那边,许氏和金氏也是要去顾夫人跟前立规矩。

想到这里,二奶奶瞧着母亲精神头不错,又道:“母亲真该管管家里了,不能这样下去了。您要去管,难不成大嫂和二嫂会说什么?即便要说也不会当着您的面儿,您只当不知道就罢了。”

说了许久的话儿,大多都是围绕着二奶奶娘家,即便顾夫人偶尔询问二奶奶近况,也总是会被二奶奶岔开,多几次顾夫人再不留心也就怪了。

脸色逐渐沉下,盯着二奶奶半晌,二奶奶不自觉地垂下眼帘,顾夫人沉声道:“可是你与你婆婆之间又怎么了?”

自己的女儿自己倒是清楚,中年得女,必然多了许多疼爱,虽读书认字,性子却骄纵。嫡出排行最小,又是她唯一的女儿,莫不是家里的状况,也就不肯将她嫁给范炎。倒也考虑过女儿的性子,若是去了别家,只怕更要吃些苦头。

这明夫人是几次上门求娶,方才应了的,如今明夫人去礼佛,可见她也没怎么为难女儿。

二奶奶没说话,顾夫人沉着声道:“你也不是那不明事理的人,再如何说她也是你婆婆。又是这府里的长辈,你敬着她多的是好处。你瞧瞧靖南王妃,身份自是清贵,对你婆婆也多是尊敬。外人瞧着,难不成会说她自贬身份?只说她贤惠孝顺。”

这个道理二奶奶不是不明白,只是气秋蝉一事。进门时间不长,那侯爷就送个女人来,她是晚辈的不好说,明夫人如何就不去提一提呢?不但不提,竟没过问一句。范炎是不争气,到底是她的儿子,这些时候怎么就不见明夫人到她院子里去瞧一瞧,关心三爷也比关心二爷多,自己的母亲同样是两个儿子,可到底也没有厚此薄彼。

礼佛一事,说起来若不是之前有大奶奶,她何必去礼佛?

这些想法在二奶奶心里徘徊多日,今儿原是要说给母亲听,如今瞧来也不必了。横竖好像都是自己错了,只知道母亲心里也又纠结的事儿,不想她又多一个心记挂自己,忙虚心笑道:“我省的,只是夫人每日里也只叫我去请安,我都是按着时辰去的,她如今愈发喜欢清净。”

顾夫人见二奶奶说的真心实意,好似放了心。一时那边明夫人打发体面婆子过来请顾夫人和二奶奶过去,说是戏已经开场了。

二奶奶应了一声,便扶着顾夫人从屋子里出来,顾夫人又看了看二奶奶居住的院落,虽不是很大,却也修建的格外精致,正屋坐北朝南一排三间大屋两间小屋,回廊与抱夏相连,一道月型拱门之后,又是一个小院,与后罩房相连,应该是这边丫头婆子居住的。

从院门口进来,院子里中间修建了一个小型水池,池子里喂养了几条红鲤,中间重峦叠嶂一座小型假山,石头上青藤缠绕别具趣味。

到了戏台处,恰好一处唱毕,休竹瞧见二奶奶和顾夫人来了,便起身让座。众人互相见礼,明夫人邀请顾夫人一同坐了头首,一左一右中间一张小桌子,上面摆放着两道点心及一盘时令水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