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的婚事,在李寿家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大家依旧争分夺秒的忙碌着做腊肠、做腊肠、做腊肠……而李明月则是忙着想办法圈钱。
接下来的几天,她和李明志一起,将云溪县的几家商行都跑了一遍,又成功卖出去两千多斤粉条,换回来四十来两银子。而李家大地窖的粉条库存,也成功缩减到了五千斤左右。
经济危机解决了,福生记第一批腊肠,经过熏制,也顺利出货了。
李明月照着往年的式样,专门定制了一批牛皮纸标签,盖上“福生记”的红色印章,再用红色丝线打成的万字结,串上标签,挂在腊肠顶端。
打上万字结标签的腊肠,看着更加的喜庆,更加的高大上。
“嗨,你们别说,这么一捯饬,倒真是怪好看的。”朱氏拎了一串包装好的腊肠,啧啧称奇。
王氏却有些不以为然,“光好看有啥用啊,这啥万字结又不能吃……月丫头,你说你做这无用功干啥?!又麻烦,又费事儿,还浪费银子!”
刘文慧连忙跳出来辩解道:“娘,您不懂。月儿说了,这叫做包装,多喜庆、多好看啊。这万字结也花不了多少银子,昨天一晚上,我们姐妹几个就打出来好几个百个呢,这可比打络子简单多了,费啥事儿啊。”
听着刘文慧说的头头是道,李明月心里也不由得有些惋惜,这个大表姐其实挺好的,端庄大方,还不刻板,谁能娶到她,当真是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