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商行的掌柜议论了半天,也不见李明月有什么反应,升平商行的赵掌柜不由再次开口问道:“两百斤起订,不知其中可是有什么说法?”
等的就是这句话,李明月慢吞吞的将茶碗摆在桌上,才微微颔首道:“说法自然是有的,想必在座诸位都知道,福生记是做腊肠起家,因着时令,腊肠一年只能做一季,再加上人力有限,福生记去年所产腊肠不过千余斤,可谓供不应求。
至于这粉条,口感好,价钱也便宜,产量上更是不愁……”
众人听的云山雾罩,赵掌柜隐隐猜到些她的意思,又有些琢磨不透,“李掌柜此言何意?”
李明月脸上露出一抹和煦的笑容,“意思就是,今年福生记的腊肠和粉条搭在一起卖,各位若是想订腊肠,便得连着粉条一起订。契约我已经拟好了,今日订两百斤粉条者,可预订五百斤腊肠。”
这是现代最常见的捆绑销售,在云溪县,却还是头一遭。
刚刚安静下来的场面,瞬间又炸了锅,饶是方才还淡定不已的几人,此刻也坐不住了。
“古往今来,可没有这么做买卖的!李掌柜,你这不是强买强卖么!”
“笑话!你这劳什子的粉条卖不掉,便要强行卖给我等,你自己却坐收渔利,天下间岂会有这等好事!”
更有不客气的直讥讽道:“黄口小儿!买卖可不是这么做的。”
李明月却也不恼,依然安安静静、不动如山的坐着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