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一章(2 / 2)

而像这样的聊天内容,在云端论坛内并不罕见,各个聊天板块都有类似于这样的聊天,并且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

有趣的是,有些人从满意变成了不满意,而有些人却从不满意变成了满意。

他们甚至会在不同的时间段相互劝告,传授经验。

不过这并没有什么稀奇的,这很正常。

有人对云端AI的使用体验感到满意,自然就会有人感到不满意的。

关于满意与否,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因为这种满意与不满意,不但与个体对于该事物的追求有关,同时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转换的。

人就是这样的生物,你今天和自己近亲的人关系都不错,明天也不错,但也许后天就和某个人吵架了。

那时候你就会想起对方在你眼中的一大堆毛病,选择性地无视对方的优点和自己喜欢的,满意的地方。

你会对对方感到厌恶。

而一旦等矛盾解决后,对方在你眼中就又会重新变回了那个让你感到满意的他或者可以接受的他。

这时候你又会觉得对方真好了。

这很正常。

所以云端科技从来不过于担心用户与云端AI发生矛盾。

但也不是完全不担心,因为容易解决的矛盾只是大部分而已,还有少部分矛盾难以解决甚至是无法解决。

前者多是一些生活上的矛盾,后者则比较麻烦了,涉及到了太多非物质层面的存在,比如心理,过去,精神,回忆,恐惧的事物等,每一个矛盾都具有不可复制性。

解决矛盾的办法同样具有不可复制性。

有人成功,自然就会有人失败。

所以这时候云端论坛聊天板块的管理员作用就出来了。

除了可以解答用户的疑虑,为用户与云端AI之间的关系处理提出建议外,还能负责售后。

反正即便是回收后的云端AI,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毕竟每一个云端AI的成长模板都是独一无二的。

仅仅是收集用户的反馈数据,哪有直接回收研究来的信息深层次。

这就是为什么云端科技对云端AI的售后退换如此大方的原因。

除此之外,云端科技还做了很多措施用于辅助研究。

比如说免费资助了许多的云端AI,目的也是云端AI的成长数据。

因为是资助的,所以这类云端AI一般都是公用的,云端科技可以定期复制并取走云端AI的数据,反正也没人会说什么。

双方属于互利互惠,一方得到了便利,一方得到了想要的数据。

但这类数据也具有局限性。

毕竟私人云端AI与公用云端AI的成长途径区别是很大的,这类云端AI的成长数据往往与私人云端AI的成长数据相差甚大,就像是两个不同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之间的差异一样。

比较明显的就是前者的情感模拟更加温和,全面,具有主动性,但缺乏感知与共情理解。而后者的相对来说要更加的丰富,活跃,主动性并不强烈,在情绪感知方面显得更加敏锐。

可以说,云端科技为了云端AI的研究投入了太多太多,这注定是一项庞大的工程。

而亚瑟,此刻正在为这项庞大的工程而工作。

如今他已经不负责云端论坛了,而是被纳入到云端AI的研究团队之中。

不过说起来好听,听起来也好听,其实就是打打下手,做一些工具人的任务。

但即便是如此,对亚瑟来说,也是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部门首席科学家安德森的提拔。

安德森认为像亚瑟这样的,对云端AI的认知停留在信息层次的年轻人,如果参与进来,也许针对云端AI的研究会有什么特殊的见解也说不一定。

安德森不但是AI部的首席科学家,还是云端AI研究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与核心主导者,可以说在AI研究部没有人的权利比他更大。

即便是公司高层也不会轻易得罪他。

因此,亚瑟很顺利地就进入了云端AI研究项目组。

目前的主要工作是负责信息处理与分析。

此时此刻亚瑟正在进行的就是云端AI用户的周期性信息反馈分析。

这些信息处理起来的难度很大,因为每一条信息都需要亚瑟单独进行处理,无法进行批量操作。

不过大概也正因如此,自己才会有机会进入云端AI项目组吧。

亚瑟心里想。

毕竟这种工作,老人没兴趣,觉得浪费时间。AI不合适,因为处理难度与范围太大,现阶段的稳定型AI,还没有哪一型号的AI有能力进行处理。

而哪怕是真的有,项目组也不会用。

因为每个周期所反馈回来的数据成长信息可谓是千变万化,且总有全新的信息反馈。

也许这个AI能处理上一个周期的信息反馈,但这个周期的信息反馈它就不一定能够很好地处理了。

到时候如果还要重新调整与培育的新的AI的话,就太麻烦了。

最重要的是,在科学这一块,人类往往只相信自己。

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所以综合来看,像亚瑟他们这种有些能力,但不完全有能力的实习生新人,是最适合这项工作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