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下来的脏衣服还在放着,姜温准备把它洗了。这里一没有洗衣粉,二没有透明皂,洗衣服主要是用草木灰水,家里条件好一点的就用皂角粉洗。
姜温把衣服收在一个木盆子里,让姜无尤帮忙给端上,付援已经告诉过自己村里人洗衣服都是去村子边上的河边洗的。
姜温和姜无尤二人出现在河边的时候,有好些个妇人都在洗衣服,棒槌捶衣服的声音敲出一阵纷乱的奏乐,带起一朵朵水花,河边暂时没有可以洗衣服的空石板,姜温就先站在河边等着。
“这是新来的姜家的两个孩子吧?”有洗衣服的妇人询问,姜温一点儿都不惧生,笑嘻嘻的跟她们打招呼。
“各位婶子下午好,我叫姜温,这是我的哥哥,叫姜无尤,我们也是来洗衣服的”。
见姜温表现的落落大方,村子里的人也都很有好感,一个三十出头的妇人把衣服往一起拢了拢,腾出个位置说,“小姑娘,来我这儿洗吧”。
“婶子,你就我温儿就好,谢谢你呀”姜温把木盆抱过去放下。
然后把脏衣服湿了水,撒上皂角粉,开始搓洗。因为没有洗干净,姜温将衣服过了水,然后又撒了皂角粉来搓洗。
给她让位置的妇人叫周青娥,看着姜温毫不心疼的抓了一大把皂角粉来洗衣服微微皱了皱眉头,犹豫了一下才说,“温儿是吧,这洗衣服可不能像你这样,皂角粉都浪费了。
撒了皂角粉之后,搓一搓,再用水泡一泡,捶几下子衣服就能干净了,你这个洗法太浪费了”。
听完妇人的话,姜温有些脸红,她以为古代的皂角粉去污能力不如洗衣粉,所以就可了劲儿的多撒,原来是洗的方法不对,有些讪讪的对着周氏笑了笑说,“谢谢婶子呀,我以前都没有洗过,不知道原来是怎么洗的呀,多亏了你教我”。
周青娥见姜温既态度不错,又很使说,心下也挺喜欢的,便一时没有忍住心里的好奇问姜温,“温儿呀,怎么是你来洗衣服,你娘亲呢?”
姜温也不隐瞒,擦了一把额头的汗珠,笑着回答,“我娘亲她怀了小弟弟,她来洗衣服也不方便,在家里做衣服呢”。
这姜家娘子怀了孩子,怎么也没见着姜家男人?
不止周青娥,其他洗衣服的妇人都心里有些好奇,不过这种事儿大家也都只敢在心里想想,并不好问出口。
这时,另一个穿翠色夹衣的妇人大大咧咧的询问姜温,“妮子你家跟那新来的和家是什么关系,听说你们刚来的那天晚上里正叫你们去吃饭,你们家都没有去,去他家了?”
住在村子里就是这一点儿不好,谁家一有个什么事儿,不消一两天,就传的家家户户人人都知道,不过这事儿也没什么不好说的。
姜温便也不在意的说,“我们两家是老乡,也略有几分交情,旁的也没什么”。
姜温不知道问自己这话的是庄子上有名的大嘴巴妇人,名字叫黄杏,黄杏没能从姜温嘴里问出写什么制得八卦宣扬的事儿,有些不甘心。
这何家做事神神秘秘的,一天到晚人都不在庄子上露面儿,这又来了个姜家,也不知道是干啥的。
“妮子,你家是干啥的,为什么要搬到我们庄子上来呀?”